进入夏季以来,郑州市许多路段频繁出现塌陷事件。昨日,桐柏路又塌出深坑,面对围观市民和前来采访的各媒体记者,市政部门一工作人员训斥道:“地球还没爆炸,来恁些人干啥?” 洞内积满污水,陷坑威胁路人 8月20日凌晨4时,中原区巡防队机动中队队员,巡逻至桐柏路和伊河路交叉口时,发现该路口东边路面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一个3平方米左右的洞口。借着路灯灯光,队员发现洞内积满了污水。洞口虽然只有3平方米左右,但洞内纵深较大,约有10多平方米的柏油路面已出现下沉迹象。 此时街道上不时有车辆和摩托车经过,但夜色中谁也没有注意到路面上这个张口的深洞。两名巡防队员找来两把扫帚,插在洞口,作为警示。但由于洞口纵深较大,洞口周边的路面随时也可能塌陷,怕有人看不到标志掉进去,两名队员在洞口附近摆上砖头,并在此守护。昨日上午8时,队员打电话给郑州市市政管理局。 “地球还没爆炸,来恁些人干啥” 8时50分,市政工作人员到场。问及路面塌陷原因,一穿着白色衬衫的30多岁的男性工作人员回答不知情,称要拆开以后才知道。问到该路段最近什么时候刚修过,该工作人员称,最近没修过。记者看到,路面上明显有新修过的“补丁痕迹”。 塌陷处的下方不足半米处布满了污水管线,另外一名穿粉红色衬衫的工作人员称,可能是地下漏水造成泥土受到冲击,形成空洞,再加上外界的重力造成了塌方,但真正的原因还要等进一步的调查。 此时已是上班高峰,不时有行人停下观看,白衬衫男子忽然对路边行人说:“地球还没爆炸,来恁些人干啥?”同时转身对前来采访的各媒体记者说:“你们不去别的地方找新闻,来这干啥?” 白衬衣的话引起大家的不满,围观群众纷纷质问该男子,白衬衣男子不再说话,3分钟后,上了一辆车牌号为豫ADW210面包车离去。 路面频繁塌陷,注意这些因素 郑州市自进入夏季以来,路面塌陷现象频繁出现,仅两个月内,市内各主要道路上,就有近10余起路面塌陷。原因有以下几点: 暴雨冲刷泥土流失 8月4日下午4时许,兴华街与桃源路交叉口南50米处,一个长约1.5米、宽1米、深1.5米的深坑横在路中间,坑的旁边紧挨着一个窨井。一辆车牌号为豫AT0740的桑塔纳出租车头东尾西横在路上,车的左前轮陷在坑里,车底盘紧贴路面。 郑州市市政管理局一姓穆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说,路面塌陷是暴雨冲刷造成路基泥土流失所致。 自来水管线漏水 7月,近300米路段有六七个大坑,郑州八中门口去年修的路一周内多辆车被陷,省行政区道路综合整治项目部总工程师赵勇称,路面塌陷大多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自来水管道漏水所致。去年12月,在八中附近管网改造时,把老自来水管道挖出来过。管道上锈迹斑斑,有很多冒水点。 修路时回填不实 8月,重修通车不足3个月的棉纺路三日之内连塌两坑。 8月2日,大雨突袭郑州,郑州市区不少街道都出现了积水,而刚刚修好的花园路、经五路间的纬三路北侧长280余米的人行道,则出现了12处塌陷,其中,大面积塌陷有6处。道路施工人员称,违反工序,往往是回填不实,形成地下空洞的主要原因。 老化防空洞惹祸 8月2日,郑州暴雨,南阳路上一居民院内防空洞进水,造成大面积塌陷。 郑州市市政工作人员称:郑州市许多路面的下方就是防空洞,比如桐柏路和建设路交叉口快车道下就有一个大的防空洞。由于附近修建挖地基,防空洞里面好多设施都处于悬空状态,加上土质疏松,地下水上冒、外溢,这些地质变化或人为因素导致出现积水、渗漏水。这些问题对地面建筑、交通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