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抗震防灾
- 北京5万户农宅今年抗震节能改造
- 农民有望告别烧煤取暖,空气源热 泵 等新能源设备进农家 今年北京将有5万户农民住宅进行抗震节能改造,同时类似空气源热 泵 等新能源设备,也有望陆续走进农户家中。北京市正在研究农村能源改造相关政策,农民 ...
- 唐山第一高楼破解超高楼层抗震、施工多项难题
- 唐山市第一高楼——位于唐山市路南区境内城市核心区域的香港新世界中心项目目前正处于火热施工当中,其总高度为136米的6#办公楼所采用的混凝土核心筒与外框钢框架柱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为河北省首例,属国内一流水 ...
- 日本将“抗震检测”写入法案
- 日本参议院本会议22日表决通过了《改正耐震修改促进法》,这是首次将“抗震检测”作为一种义务写入法案。 按照1981年以前的旧的抗震标准建造的一些房屋,在18年前发生阪神淡路大地震时,相继倒塌。虽然日本政府 ...
- 深化建筑抗震设计理念 考验工程质量
- 【摘要】汶川特大地震已过5年,灾后重建工程质量如何,是否经受住芦山地震的考验,未来建筑抗震设防着力点何在?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研究员曾德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罗开海和北 ...
- “抗震建筑”的现实难题
- 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建设成本较一般房屋增加10%到15% 自2008年“5·12”地震以来的历次强烈地震中,倒塌建筑物都是致人伤亡的主要原因。围绕其产生的关于工程质量、设计标准等问题,也一再引起人们关注。到“4· ...
- 土建专家齐聚防灾论坛研讨防震减灾技术
- 提 要: 房屋如何建,地震来了才能更安全?昨天和前天,第三届全国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在东南大学举行,来自国内的众多专家介绍了他们研究的新技术。 “抗震的概念是‘硬抗’,我们传统的做法就是加 ...
- 院士:抗震建筑成本比一般房屋增10%到15%
- 【摘要】在历次强烈地震中,倒塌建筑物都是致人伤亡的主要原因。“4·20”芦山地震后,围绕其产生的关于工程质量、设计标准等问题,也一再引起人们关注。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称,地震灾害的本质 ...
- 我国建筑防震技术发展方向 隔震还是抗震
- 提 要: 4月 23日,专家组分别调查了芦山县龙门乡、宝盛乡的政府、卫生院等公共建筑及居民住宅共计 88栋,可继续使用的有39栋,暂停使用待进一步鉴定的有 35栋,停止使用尽快拆除的有 14栋。“居民住宅破坏严重,200 ...
- “楼倒倒”到“楼坚强” 结构安全是抗震的根本
- 提要: 在近几年四川汶川、青海玉树、云南盈江和四川芦山等地发生的地震中,因房屋坍塌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到绝大多数,落后的砖混结构建筑在地震中对人类已构成致命威胁。 什么样的建筑才能真正做到抗震以及防 ...
- 中国地震局张少泉—建筑抗震加固很重要
- 第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少泉在中国科技馆给首都群众带来一场关于地震及其预防的专题科普报告。 张少泉表示,由于地震孕育机理复杂,大地震积累信息不足。目前,地震 ...
- 百年老屋抗震解析
- “ 4.20 ”芦山 7.0 级地震之后,“房坚强”一举成名,这栋位于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东南的一处山脚下的四合院,经历地震而不倒,比起周边一些开裂甚至倾斜的 钢筋 水泥结构民房,“房坚强”只是掉了几块瓦,的确有 ...
- 装修拆除非承重墙也将影响抗震性能
-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不仅让住宅抗震性受到关注,也让装修的安全性引起重视。记者了解到,装修过程中,不仅是承重墙的破坏会带来隐患,拆除非承重墙、改动水电及煤气管线等,也会给房屋抗震性带来危险。“你们的房子能 ...
- 钢结构抗震性能将进入公式计算时代
- 摘要 :四川雅安芦山地震,让人们对建筑物抗震有了更多关注。记者昨天从宁波市科协获悉,宁波大学副教授王万祯的“结构钢断裂模型、试验研究及应用”成果,正好可以应用在钢结构抗震领域。该项目获2012年度宁波 ...
- 谢英俊:让台式抗震房扎根大陆农村
- 提要: 在华人建筑圈,无人不知谢英俊,因为他颠覆了现代的建筑模式,以“互助建房”的模式践行乡村建筑、绿色建筑理念;曾经盖过豪宅、得过岛内外建筑大奖的谢英俊,在台湾是“9·21地震”灾后重建的代名词。汶川 ...
- 钢结构绿色建筑住宅低碳又抗震
- “我们留给子孙的是财富还是垃圾?如果不想再透支未来,那么就从建筑开始,从建钢构住宅为切入点。”近日,在渝举行的2013年钢结构行业年会上,专家呼吁大力推广钢构住宅产业化。 我国每年建筑垃圾高达4亿吨,已占到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