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论
订阅细数北京的时尚创意“新地标”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文化创意艺术区在北京创造出了一个个新地标,这些地标皆被当下的都市人誉为时尚之地。常常会有艺术家、收藏家、各类媒体、各类圈子的聚会,甚至普通游客也喜欢到这些艺术区中逛逛,去感受时 ...

View more
从大芬美术馆看公民建筑的走向从大芬美术馆看公民建筑的走向
谁都看到了,我们的城市是一个大工地,我们的国家同样是一个大工地。近30年来是这样,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也必将是同样的场景。由建筑带来的声音与视觉冲击成为我们最日常的生活感受。不管是有意与无意,由各种迅速、疯 ...

View more
海棠 世界建筑大师的有机别墅实践海棠 世界建筑大师的有机别墅实践
在美国《建筑实录》评选的2007 全球设计先锋奖中,中国建筑师朱锫的数字北京赫然在列。这个2008年北京奥运唯一一个由华人建筑师独立设计的建筑作品,以雕塑般的外形赢得了广泛赞誉;依照设计者朱锫本人的话说,数字 ...
比起欧洲的“新农村建设”,我们差什么?
去欧洲的游客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许多欧洲城市的老城区都是石块路。这种石块路的修筑工程远比铺设水泥路面复杂得多,但欧洲人却乐此不疲。为什么?为了与城市的古老历史和人文风貌相匹配。 去年10月,我 ...

View more
到底是什么捆住了中国设计师的手脚?到底是什么捆住了中国设计师的手脚?
国家大剧院、“鸟巢”……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主流建筑由外国设计师担当主角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捆住了中国设计师的手脚? ...

View more
世博专家:应为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传承“号脉”世博专家:应为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传承“号脉”
在知名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纽约并非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大都会主题文章,再配上五光十色的上海外滩夜景照片―――哈佛大学格芮瑟教授的这番举动可不只是为了公然宣称上海超过了纽约或者盛赞东方明珠,实际上他的本意是希 ...
请不要赤裸裸鄙视建筑物的生命
建筑物是有生命的 长城历经了上千年,依然屹立,历经了多少风雨、春夏秋冬?雄伟的故宫,里面发生了多少事?天坛,天圆地方的具体体现,圆圆的尖顶,面向天空,似乎在与天对话,方形的基座显得那么厚实,一圆 ...

View more
看世博新锐设计 解读北京前卫建筑看世博新锐设计 解读北京前卫建筑
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来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成为热门网络搜索语。作为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建筑首当其冲地成为重中之重,为诸多世界著名建筑师及设计新锐提供了创意平台,力邀全世界的有智之 ...
巴黎城市建设:视旧如命 摒弃大拆大建
视旧如命背后是怎样的坚持和智慧?摒弃大拆大建的他们靠什么支撑增长?巴黎,为所有的城市经营者树立了榜样 巴黎,哪怕是街心的一座雕塑、路边的一座小教堂、民居的一扇窗都在讲述着她每个拐角处都有历史的荣光。 ...

View more
中国建筑由概念垃圾时代进入品质时代中国建筑由概念垃圾时代进入品质时代
近20年来,中国建筑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除了具有巨大的建设量、惊世骇俗的地标以及设计团队风格的多样化以外,建筑品质普遍滞后于外观形象的创新。大型公建方面,各大城市的国家级和城市级重点项目几乎全都由洋大 ...

View more
海口骑楼老街 城市中最能打动人的地方海口骑楼老街 城市中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海口老街的骑楼大多建于上世纪初,是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所建, 他们都是早些年去南洋谋生的海南人,在外面闯荡经商做生意挣钱后又陆续回海口建起了具有南洋风格的骑楼。此后的一百年间,海口经历了近代史上最重 ...

View more
别让城市建筑抛弃城市环境别让城市建筑抛弃城市环境
城市建筑并不是简单的设计问题,它无论大小,都是关于城市的讨论,这里包括具体的文脉,像时间,地点,也包括抽象的社会因素,像观念,情感,欲望,信仰,伦理……,也就是说成功的城市建筑设计本身超出了建筑领域。 ...

View more
有自己的建筑文化,城市才会更美好(图)有自己的建筑文化,城市才会更美好(图)
文化决定 城市长远竞争力 上海城市 建筑文化存在模糊感(图片来源:百度) 不同的人,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同样的时代判断。文化部部长蔡武说,当城市人口几乎占到世界人口的一半时, ...

View more
零碳建筑:未来生活的可能面貌零碳建筑:未来生活的可能面貌
早就听说,城市最佳实践区其实是整个世博园区最贴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场地。偏安世博园西北隅的城市实践区,几乎是整个世博园区最和谐的地方那里没有几个小时队伍,拥有活水公园、绿树成荫,最为关键的是,它的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