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有自己的建筑文化,城市才会更美好(图)

2013-8-30 12:4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7| 评论: 0

简介:文化决定 城市长远竞争力 上海城市 建筑文化存在模糊感(图片来源:百度) 不同的人,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同样的时代判断。文化部部长蔡武说,当城市人口几乎占到世界人口的一半时, ...

文化决定

城市长远竞争力

上海城市 建筑文化存在模糊感(图片来源:百度)

不同的人,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同样的时代判断。文化部部长蔡武说,当城市人口几乎占到世界人口的一半时,城市发展面临着自身成长和文化传承的矛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汉斯·道维勒说,城市更新是个流程,我们正处于十字路口上;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哲学与儒学研究首席教授杜维明说,经济全球化是趋同的,但文化的多样性日益重要。

这曾是不少国家走过的发展阶段,也是中国当下不少地方的现状。蔡武的精当概括令人警醒:人文关怀日益丧失,文化冲突不断显现,城市记忆消失,富有特色的区域和传统文化不断被格式化,千城一面;城市生长、文化传承、居民幸福的链条出现明显断裂;城市的更新屈从于GDP的需要,忽视了城市居民对宜居环境和幸福生活的真正诉求……

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则提出一连串问题:如何让城市既成为经济增长引擎,又成为一个文化中心?城市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是否可以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是不是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杜维明借美国著名学者格芮瑟教授之口,既肯定,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活力已经超过了纽约”,同时也担忧,上海会走纽约的老路。“世界上各种大都会,因为物欲的充分释放,造成了大家熟悉的环境的破坏、交通堵塞、贫富不均,乃至在农村里经过长期积累的诚实、朴质的农村价值,也有理念被解构的危险”;“后来居上者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不能一味的模仿”。因此,我们需要文化的多样性。“至少在积累经济资本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积累社会资本。除了发展、培养科技资本以外,也要发展文化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些文化的价值,一个大都会要举世闻名且富有影响是困难的。”

在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看来,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拥有尊严,才能真正做到让生活更美好。人类在对文化遗产的世代传承中,认同了自我和民族,因此,每一代人都有分享文化遗产的权利,也有承担遗产保护的责任。用汉斯·道维勒的话来说,文化才是人类的中心。文化对人类的创造性、革新和对人类的认同感,是个寄托和基础,它凝聚了人类之间的延续性。

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法国建筑设计大师保罗·安德勒说,文化传承也要做到创新。一种力量,把我们推到传承的前面;一种责任,使我们要让自己的创造在精神上传承已有的文化。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