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城市建设:视旧如命 摒弃大拆大建
“视旧如命”背后是怎样的坚持和智慧?摒弃“大拆大建”的他们靠什么支撑增长?巴黎,为所有的城市经营者树立了榜样 巴黎,哪怕是街心的一座雕塑、路边的一座小教堂、民居的一扇窗都在讲述着她“每个拐角处都有历史”的荣光。 这个城市拥有的当然不只是古老。就在3个月前,人们还在围绕着“2030年巴黎是什么样子”展开着一场“新”与“旧”的激烈讨论。 法国总统萨科齐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一个“大巴黎计划”,将对巴黎进行自19世纪中叶奥斯曼重塑巴黎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重建―――斥资350亿欧元修建一条24小时运营的自动地铁,并且建造未来派的玻璃塔、单轨铁路和塞纳河上的人工岛等十大工程。 赞同者说:“博物馆城市”已经成为巴黎的一大威胁,单一而古板的巴黎需要被打造成一座开放的、多元文化并存的城市。 反对者说:这个计划最终可能不过给巴黎留下一些“大工程”而已,历史学家埃里克?扎恩甚至担心,巴黎将沦为“简单的铁路交汇点,没有文化遗产”。 从2004年萨科齐提出意向,到2009年4月计划正式推出,争议一直没有停过。而在巴黎这座城市中,新与旧的博弈一直都有,在保护历史与发展创新之间,巴黎人的这份小心翼翼,无疑值得我们深思。 ●老巴黎 5年左右的工业建筑也可能被保护 “看到上海漂亮的现代建筑时我完全震惊了!太令人惊讶了……可是,上海的现代建筑和历史建筑之间缺少一个平衡点,老建筑基本都被毁掉了……”巴黎市政府新闻处的艾丽克丝说。 上海是艾丽克丝唯一到过的中国大陆城市。在巴黎时,几乎每一个采访对象都会称赞中国城市成长的速度之快、建筑的标新立异,但他们也都会顺便提及一下北京的四合院、广州的老城被拆的遗憾。 在快速城市化中,如何保护既有历史遗存,巴黎是世界的老师。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