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30.5亿巨额工程投资 着力消除“二环现象”
这项省会城建史上单项投资最大的市政工程项目的实施,无疑将加速消除“二环现象”。图为二环快速路提升总体方案。 一条地理上的二环路成了城市生活“内外有别”的“鸿沟”,专家建议加大二环路以外空间投资力度彻底消除此现象 【核心提示】 总投资30.5亿元的二环快速路提升工程昨日取得新进展,昨晨5时15分,在位于北二环路石清路口处的制梁场,第一片T梁成功浇筑。 在此之前,二环路以里,道路平整宽阔,市容市貌干净整洁,公共设施配套齐全;二环路以外,有的路面坑洼不平,有的道路常年缺乏整修,卫生死角不时出现,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缺乏,市民生活出行存在诸多不便。这就是近年来屡遭诟病的“二环现象”。二环快速路提升工程,在消除“二环现象”上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记者探访】 二环路像条“分割带” 商业教育处处“内外有别” 7月6日上午,记者沿二环路进行采访时看到,二环路就像一条地理意义上的“分割带”,将本应成为一个整体的主城区割裂成了二环路以里的“城区”和二环路以外的“郊区”。 在北二环路中华大街口,二环路以里街道整洁卫生,居民区密集,商店饭店一家接一家,各类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但是二环路以外,紧靠路边原先有一个大型水泥搅拌站,给周边环境带来较大危害,再向西,就是一大片拆除破旧建筑后的空地,尚没有进行开发;沿北二环路向东,在红星街口,二环以里看上去整洁干净,就是城区,二环以外,则给人以工业区的印象。 多条道路 环外路不平、灯不亮 在北二环路谈固大街口,记者看到谈固大街二环路以里的道路横断面为三块板形式,显然是按市政道路标准设计和建设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但是二环路以外,谈固大街横断面变成一块板,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分割带也不见了,机非混行,也没有排水设施,跟公路一样。 另外,长期以来,跃进路、槐中路、翟营大街、红旗大街等道路,也都因二环路而存在明显差别。二环路以里,跃进路宽阔平坦,双向四车道,而二环路以外,虽然两侧也是居民区,但是几乎看不出道路的样子,路面坑洼不平,占道商贩很多;槐中路情况跟跃进路类似,二环路以里早就修好了,但是二环路以外,仍跟城中村的道路一样;南二环路以里的翟营大街,早就是城市道路了,但是二环路以外,最近刚刚进行了大修,而没有大修前则是路不平、灯不亮。 除了在市容市貌、基础设施配套上存在显著差别外,在商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二环路里外也存在着显著差别。 【市民反映】 住在二环外 服务不同生活多有不便 刚刚发生的一件事,让家住北二环边上的刘先生烦心不已。 刘先生家用的微波炉坏了,于是他拨打了保修单上的维修电话,维修人员很客气地告诉他可以免费维修,并问刘先生住在哪里,刘先生告诉维修人员就住在北二环路边上。维修人员接着问,是二环路里边还是外边,刘先生说在外边,小区紧靠着二环路。维修人员说,只有在二环路以里,维修人员才提供上门免费维修服务,如果住在二环路以外,即使紧靠二环路,也需要把坏了的微波炉送到维修部来,才能享受免费维修。 “你说说,就隔一条二环路,享受的服务就有这么大差别。其实,我住的这个小区到市中心的距离,比二环路以里的很多小区还近呢?”刘先生有点不满地说。 刘先生在北二环路边上的这个小区生活了四五年,感觉二环路里外差别太明显了,道路不平,环境脏乱差,排水设施不全,交通缺乏有效管理…… “我们小区北侧有条东西向的小路,居民们呼吁了多年,希望打通,据说有关领导也来看过,可总是听不到有关部门的回音。”刘先生说,今年市政府决定对城区小街巷进行全面整修,二环路以里正对着该小区的两条小街巷都高标准整修了一遍,看到这些邻居们都很高兴,以为这次能搭上便车,把这条小路打通。可是据他了解,目前仍没有被纳入整修计划,“看来又泡汤了”。 【新闻背景】 城市基础建设滞后 “二环现象”由来已久 石市城管局副局长赵宪忠介绍,二环路是1996年7月1日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是石市第一条快速通行环路。二环路建成通车13年来,发挥了巨大的交通作用,也促进了省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省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省会城市规模逐年扩大,二环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城市新的发展需求。 赵宪忠介绍,二环路通车之初,环内环外很多地方不是村庄就是庄稼地,当时城区面积不足100平方公里,人口不过150万;但是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二环路内的空闲地块不断被开发,二环以内有的地段已经由过去的“穷乡僻壤”一跃而成为黄金地段,环内建设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但是,因为二环路的影响,环外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设施配套,还是在城市管理上,都跟环内存在一定差距,由此降低了环外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这样,由于二环路引起的环内环外差别也凸显出来,二环外居民的生活由于受到环路的限制,道路交通、给排水、热力、煤气、天然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就医、入学困难重重,就连日常生活必需的饮水、购物,也明显不如二环以内居民方便快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近几年饱受人们议论的“二环现象”。 【专家说法】 基础设施与城市路网衔接 有助于消除“二环现象” 石市二环快速路提升工程指挥部有关人员介绍,本次对二环路进行大规模提升改造,将使问题重重的二环路与市区路网相匹配和有效衔接,加上大量桥梁包括过街天桥的建设,为人们横穿二环路提供了便利条件。硬件设施的完善,有助于消除积弊已久的“二环现象”。 在提升二环路的同时,城市供水排水、公共交通、通信、供热、燃气等也将进行大规模改迁和提升,这样一来,为二环路配套的各类设施将更加完善和齐全,这样也就为改善二环路以外居民的生活、出行、消费等提供了便利。 【专家观点】 城市发展 迫切需要尽快消除“二环现象” 石市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郭省认为,“二环现象”成因复杂,是在省会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跟二环路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因为二环路的分割,造成了这种割裂发展的格局,也就是二环路以里建设飞快,日新月异,二环路以外缺乏应有重视和投资,发展相对滞后。 郭省认为,“二环现象”长期存在,从大处说是不利于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省会城市发展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中心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病,比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等;从小处说就是二环路外居民难以享受城市完善的配套服务。因此,无论是从城市长远发展上,还是从改善环外居民生活上,“二环现象”都应该尽快消除。 关注二环路以外空间 彻底消除“二环现象” 为此,郭省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对二环路以外石环路以里区域的关注力度,把更多的资源、资金投入这个区域,在保证二环路以里中心城区基本建设的同时,加快完善二环路以外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包括道路、排水、公交、商业、教育、医疗等,这样就能拉开城市发展的框架,在消除“二环现象”的同时,有利于与组团城市相呼应,做大做强主城区。 郭省还建议,在完善二环路以外硬件设施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强这个区域的城市管理,硬件软件一起上,才能加快消除“二环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