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开发商拖欠工程款 成都公园大道陷停工传闻

2009-8-2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06| 评论: 0

简介:  两周的时间,蒋女士的心情“一夜回到解放前”,从兴高采烈跌到谷底,这并不是因为股市的大起大落,而是因为她成为了公园大道业主中的一员。   6月,蒋女士的先生所在的企业被浙江一家上市公司收购,给公司 ...

  两周的时间,蒋女士的心情“一夜回到解放前”,从兴高采烈跌到谷底,这并不是因为股市的大起大落,而是因为她成为了公园大道业主中的一员。

  6月,蒋女士的先生所在的企业被浙江一家上市公司收购,给公司的中层干部每人发放了8万到10万的红利。蒋女士和先生决定将这笔收入投资房产,买一个可靠的、具有升值潜力的楼盘。在一次周末温江之行途中,蒋女士选择了位于光华大道三段的中新·公园大道。“因为当时价格不高,而且紧邻着锦绣森邻,离温江也不远觉得升值潜力不错”。可是,仅仅两周之后,蒋女士就在业主论坛上看到了公园大道项目停工的消息,好不容易拿到的外财就此打了水漂?

  现场

  公园大道的断续停工

  记者来到位于光华大道三段的公园大道楼盘现场,这里没有其他工地热火朝天的施工迹象。高高的塔吊下,广告牌上鲜明地打着“热烈祝贺中新集团荣膺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殊荣”的字样,从已经封顶的四号楼上,垂下一个红色的条幅,上面写着“奋战40天,坚决提前完成2、3号楼正负零”。但这已经成为过去,从7月份开始,公园大道项目就停顿了下来。而更有业主则告诉记者,从今年春节开始,“公园大道的进展就不太顺利”, “我天天坐309路公交车从中新公园大道过,看到路边修了一半的几栋楼都没啥动静,春节时就这样,现在还是这样。”购买了公园大道的张女士,每天要在成都和温江间往返。

  而进入7月后,“项目彻底停了”,“听说是开发商和施工方之间没有协商好”,不少业主在其业主论坛上分享着自己听说的消息。而更多的业主则不停地发帖追问最新的工程进展情况。

  在光华大道同区域的一开发商向记者透露,早在5月份的时候,公园大道就出现过停工的情况。之前就曾传出过股东经济纠纷、土地纠纷等问题,此次听说又是与建筑公司之间的矛盾,对于项目的前景,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担心。

  中新地产

  责任在建筑公司

  据记者了解,中新公园大道的开发商为成都中新锦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隶属于中新集团。而中新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新地产,0563.HK)则是2003年就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企业,公园大道是其在成都的第一个项目,总占地约342亩。

  中新·公园大道的建筑方为中建五局。双方究竟有何矛盾,导致了项目停工?

  接受记者采访的中新公司一内部人士表示,他们在与中建五局签合同时,根本就没想到会中途停工。“中新每次付施工款都是按照所签协议的条款来支付的,而且像中新这样和建筑公司签合同时承诺付工程进度的80%款项的公司是很少的。”该人士表示,中新将工程款项付给了中建五局的武汉总公司,而造成公园大道停工的原因是“中建五局公司摊子铺得太大,下属子公司太多,武汉总公司没有能够直接付到项目公司上,达不到专款专用。”

  据他介绍,具体负责修建的施工单位拿不到钱就停工。 7月份连续三周没能开工,一些不清楚状况的工人甚至还做出堵门的过激行为。

  中新地产一负责人表示,目前项目4号楼业已封顶,而中新与中建五局高层的沟通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中新公司的目标是绝对保证按时交房,如果中建五局继续停工,他们就换建筑商。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公园大道一期东组团现已换成重庆第七建筑公司在修建。

  中新认为责任在建筑方,那么中建五局又如何认为呢?记者随后联系了中建五局公园大道项目负责人任经理,得到的声音却截然相反!

  中建五局

  中新地产拖欠900多万工程款

  任经理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份开始,中新公司拖欠工程款是导致停工的真正原因。

  今年春节过后,整个项目只有一栋楼在施工。今年2月,双方公司高层曾就此事在上海开会。会议结束后,中建五局垫付款项封顶了4号楼。但是,从2月到5月,中新地产一共只支付了381.5万春节前所拖欠的工程款项。5月,中建五局领导再次到成都,与中新地产协调。此次会议后,中建再次组织钢材修建2、3号楼,等待开发商支付工程款。

  但是直到6月底,中新方面仍然没有付款。于是,7月中新公园大道全部停了工。

  “现在,我们已按甲方要求已经实现了4号楼的封顶,整个垫付款项已达5000多万。”任经理称,从开工到现在,按建筑方的月报,产值达到了1亿多,而中新地产只支付了工程款7185万,按双方约定的工程进度的80%支付也仍然还差900多万的工程款项。

  任经理接受采访时显得颇为无奈,他还告诉记者,公园大道招标图与施工图出入太大,设计变更和临时变更太多。由于变更设计造成的停工、工期延误情况,需要由开发商给建筑方支付相应的费用。

  “7月停工之前,我们提出让中新地产支付1500万,先把建筑工人的工资支付了”,他们也表示“作好了退场准备”,但是中新方面并没有反应,所以最终造成了停工。上周,政府相关部门又组织了一次协调,中建五局再次让步,希望中新支付1000万,另外500万由中建方面垫付。“其实我们也不希望停工”,自言干了20多年工程的任经理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开发商和建筑方各执一词,记者随后连线了律师,中豪律师集团孔建会表示,不论开发商和建筑公司之间有什么矛盾,公园大道的业主们是最受伤的。他同时建议,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力度,杜绝“戴帽子”、“穿马甲”的公司。而开发商在选择建筑公司时,也不要一味追求低价,好的工程质量一定要有足够的费用做保证。

  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中新公园大道的项目现场并没有出现复工的迹象,双方将如何迈过这个项目的“休止符”?业主们能够采取怎样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报将继续关注。

  业界看法

  公园大道停工凸显行业性弊病

  公园大道的问题是极端,但却不是个案。其中暴露出房地产市场上开发商与建筑公司之间诸多的行业性弊病。

  弊病一: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现象严重


  就中新地产提到的中建五局项目公司太多,付出的款项不能及时到达项目公司这一问题,一位曾就职于某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的建筑市场很混乱,违反合同分包、转包、挂靠现象严重,大型公司接到项目后,把环节层层分包给其它施工单位。这样常导致某一个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工程款拆东墙补西墙,影响工程的建筑质量和施工进度。

  弊病二:低价中标,坐地涨价

  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则表示,造成停工的另外一种可能是建筑公司低价竞标,坐地涨价。他表示,项目招投标时,建筑公司之间存在恶性竞争,为了拿到项目会以低价竞标,中标后,又在施工过程中以原材料涨价、图纸变更等诸多原因,要求开发商追加资金投入。如果开发商拒绝增加工程款,施工单位便以停工相要挟,或者不交出竣工验收资料,让开发商无法按时交房。

  弊病三 监管空白

  成都市建委建管处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成都市建委还建立了“信用评价平台”,根据企业的行为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管理,将有不良行为的企业,根据情节严重作相应处罚,情节最严重的企业将进入“黑名单”,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进入了黑名单的公司,换个马甲又重新开张了。虽然建委对进入黑名单的公司的法人进行了锁定,但是由于注册新公司属于工商局的范畴,工商局并没有对他们设有限入机制,所以被建委逐出行业的法人,仍然有机会再次成立公司从事建筑行业。

  潜规则

  伤害了谁?

  中新·公园大道的停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客观地展现双方的说法,却仍然无法厘清问题的所在,唯一能够看到的是整个过程当中或隐或现的行业性潜规则——不管是开发商拖欠工程款,还是建筑方坐地涨价,最终伤害的是谁呢?是公园大道所有无辜的业主们,更是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一个项目的停工不能说明什么,但是行业性的潜规则却在所有人熟视无睹,欣然接受的同时已然深深地伤害了整个行业。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