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城市建设 查看内容

成都“五大兴市战略”决策建议报告出炉

2013-8-27 20:5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65| 评论: 0

摘要:   记者从成都市科技局顾问团获悉,经过两个多月的调研献策,汇聚国内39位高端智囊的市科技顾问团五大兴市战略决策建议报告出炉。据了解,此次集成的决策建议参考长达数万字,最终形成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建议报告 ...

  记者从成都市科技局顾问团获悉,经过两个多月的调研献策,汇聚国内39位高端智囊的市科技顾问团“五大兴市战略”决策建议报告出炉。据了解,此次集成的决策建议参考长达数万字,最终形成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建议报告,助推我市“五大兴市战略”深入推进。

  据悉,此次启动的“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助推‘五大兴市战略’战略咨询研讨会”从2月正式启动,在两个多月时间里,汇聚了全国不同领域高端智囊的市科技顾问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战略研讨形成了此次长达数万字的决策建议报告,为成都市助推“五大兴市战略”深入推进,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而凝智献力。

  39位国内高端智囊聚蓉

  建言“五大兴市战略”最终形成数万字报告

  “成都‘五大兴市战略’的方向与路径备受各方关注,此次邀请的专家均为长期关注西部大开发,并深谙成都市情的权威专家,这样的决策建议参考,才能符合理论的深度与实践的广度要求。”市科技顾问团相关负责人分析,此次启动的“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助推‘五大兴市战略’战略咨询研讨会”从2月16日启动,就“五大兴市战略”方向分别启动相应战略研讨会,专家们通过实地调研、战略研讨、建议报告等方式结合国内外先进发展理念与模式,就成都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文化传承等多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议。

  据悉,参与到此次决策建议报告的全国不同领域的高端智囊可谓“大腕云集”,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宇燕,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吕政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北师大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主任李晓西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校长、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教授等国内高端智囊,均参与到此次调研建议报告之中。“我一直密切关注成都的发展,因为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这座城市本身,更多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新十年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全球产业西进的国际经济形式中,中国西部怎样走出一条国际化之路,在这些领域,成都的发展战略具有极强的带动、引领力。” 对于决策建议报告的出炉,参与此次战略咨询研讨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蓝志勇教授如是分析。

  提速产业倍增

  双轮驱动的“双需驱动”与“实体支撑”

  在此次出炉的“五大兴市战略”产业倍增决策建议报告中分析认为,成都“产业倍增”战略的提出应时之需,在具体实施路径的着力点中,须从倍增动力、发展路径、产业结构和工作方法上把握好“双需驱动”、“两型增长”、“实体支撑”和“全域一体”。

  据了解,“双需驱动”是指驱动产业倍增的动力既来自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为主要内容的国内需求,也来自净出口这一经济全球化的国际需求,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作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考虑成都经济正朝着外向型经济加快转型的市情,又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外需作为促进成都经济发展的新兴动能,形成与“全域开放”战略相协调的经济格局。

  此外,报告认为,“实体支撑”是产业倍增的依托,对此,吕政研究员指出,美国从金融危机之后重新认识实体经济的作用,再度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明确发展重点,着力推动工业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打牢实体经济支撑,而成都加速弥合先进制造业“短板”,对于产业倍增的“实体支撑”将是极大的提振。

  “五化”统筹推进全域开放

  打造遵循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先行区

  “成都面临着建设国际内陆大通道、开辟新的国际国内航线、国际油气管道建设、发挥西部博览会平台作用、推进成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机遇以及利用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中亚区域等经济合作平台等多种发展机遇。”对于“全域开放”战略,李晓西教授分析,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以及国家即将出台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相关意见,与成都“全域开放”战略有着密切关联,也为成都带来了更多机遇,成都全域开放,应当集合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要素来推进国际化,从 “五化”统筹看开放,此外,成都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更应当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鼓励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加速“外引”与“内培”相得益彰的双向通道,实现全域开放路径中“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的国际化道路。

  此外,张宇燕研究员在报告中分析,解读“开放”,实际上是一个方便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来保障产权、保障交易的国际化、规范化制度区域,最近的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将基础设施建设分成两类,一类叫物质基础设施,一类叫制度基础设施,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经济体缺少这两种设施,很多时候看到的是物质基础设施,但是深入下去会发现缺少的是制度基础设施,“成都非常强调遵循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环境,这对于成都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非常有必要,而成都在这一点上的探索与尝试,很多领域已经比肩沿海城市,从打造国际化的政务服务体系,成都正在成为西部乃至全国政务服务体系的先行区。”

  城市商圈打造形成高端化城市业态

  立体式发展推动圈层融合

  据悉,此次出炉的报告中,就立城优城战略,专家们建议要以相互承接的城市商圈为载体,打造高端化的城市业态,“产城一体”要着力体现于高端化的城市业态上。杨继瑞教授认为,高端化城市业态的空间载体之一是城市商圈,城市商圈的功能与内生力的差异、以及通达度和汇聚力的不同,使其聚集与辐射半径大相径庭。因此,打造好城市商圈,要注重标志性城市综合体的建设,以形成商圈的功能性内核,要抓住商圈之间业态聚集与辐射能量的承接,通过高效物流、连锁配送,实现各种业态链接上的互补与和谐。

  在三圈一体战略中,专家们分析,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缺是一圈层产业发展的客观现象,基于此,在圈层发展与产业布局中,第一圈层的发展方向应突破平面式统筹布局,而趋向于集约、立体式的发展,以解决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实现产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成都一圈层区域应进一步发展总部经济,吸收集设计、研发、资本运作等高附加值的企业价值环节,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二、三圈层产业基地发展,以最大限度保证中心城区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合理利用二、三圈层的土地资源、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