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联动打造大青岛核心区域 各区规划详解出炉
东岸城区:做优做美
优化布局适度疏解老城区人口 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加快改善城市环境,深入挖掘发展潜力,优化布局,缩小南北差距。重点推进老港区散货功能转移、国际邮轮母港、国际金融商务区、奥帆文化旅游区、四方欢乐滨海城等重点项目建设,整体提升金融、商贸、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功能;统筹老城区改造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重视保护和利用好老街区和老建筑,加快特色街区建设,突出建筑文化特色,传承历史文脉,适度疏解转移老城区人口;提高公共配套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优化滨海岸线景观,延伸滨海木栈道、绿道至胶州湾内,湾内近岸线地区增加公共开放空间和通海视廊,建筑高度由沿海向内呈梯度分布,疏密有致,建筑色彩与传统历史风貌相协调。 以交通基础升级带动东岸北部发展 李沧区是建设城市副中心的核心节点之一。结合高铁站和世园会的建设,改造盘活建设用地,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整体环境,培育区域商务、商贸功能,新增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李沧新中心。以铁路青岛北客站为核心,建设具有区域辐射能力的交通商务区,重点发展交通商务、总部经济、科技研发、旅游休闲以及物流产业;搬迁沧口飞机场,释放用地空间,建设高端现代服务聚集区;增强李村商业中心的区域辐射力,提高商业设施标准,建设区域商贸中心;以世园会项目为载体,加快建设世园生态都市新区,提升东岸北部地区建设水平,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形成新兴旅游度假目的地;推动烟墩山以北区域的企业搬迁,治理区域内污染,为环湾地区腾挪后续发展空间。 崂山重点打造高新创意产业 崂山区重点发展金融商务、科教研发、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高端产业,同时严格保护崂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蓝色硅谷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加强崂山风景区保护,完善景区管理。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建设环崂山旅游服务基地、旅游小镇以及特色旅游村,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发展高端旅游度假产业;发挥环境优势,承接青岛城市中心功能转移,以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为支撑和带动,推动楼宇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建设青岛东部金融商务集聚区;以崂山科技城为载体,依托区内雄厚的海洋科研力量,整合海洋大学、科研院所和海洋产业,形成产、学、研一体的海洋科技与产业孵化集聚区,建设成为蓝色硅谷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岸城区:做大做强 “一湾双港六板块”做强西海岸 西岸城区重在做大做强,着力加快城区扩容,打造海洋经济特色鲜明的新区。新区包括黄岛和胶南的行政区划范围,陆域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4330平方公里,是实现青岛蓝色经济发展目标、促进西岸地区城市空间转型的重要载体。 西岸城区的主要职能为蓝色经济示范区、环黄海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大宗原材料定价中心。西岸城区功能上形成 “一湾双港六板块”的规划布局结构。其中,一湾为灵山湾区;双港为黄岛港城和董家口港城;六大功能板块包括西海岸新区核心区、国际经济合作区、保税功能拓展区、董家口经济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古镇口服务保障区等。 在西海岸实施新区城乡统一规划建设,引导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坚持集群、高端、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支柱产业,培育特色产业,构建海洋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前湾港和董家口港的综合开发,完善集疏运体系和市场交易体系,提升航运服务功能和国际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推进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加快 “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的战略性转变。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