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论
订阅
View more
张学斌:BIM也将成为甲方招标的必要条件张学斌:BIM也将成为甲方招标的必要条件
北京中信和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BIM副总监、Revit小组华北区负责人 我之前一直在设计院做着与BIM相关的工作,比较熟悉应用BIM技术的整个设计流程。通过BIM平台的串联,可以实现三维可视化的优化工作,利用BIM ...

View more
里伯斯金:建筑师不应沦为权贵的走狗里伯斯金:建筑师不应沦为权贵的走狗
建筑设计是有伦理维度的工作,所以我强调建筑应当在一个更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这样人们才能参与进来,发表他们的意见。我非常尊重中国,但是我也很不安,因为有很多国外的建筑师或事务所把他们的设计强加到中国的 ...
时评:美国建筑业怪现象
经过五年低迷期后,美国房地产市场终于渡过难关:大部分地区的住房价格出现上涨。建筑商建造的房屋数量也呈上涨趋势,从托尔兄弟公司(Toll Brothers)到莱纳房屋公司(Lennar),部分大公司的利润猛增。 然而 ...

View more
赵青:城市快速发展 生态保护至关重要赵青:城市快速发展 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随着最近一段时期雾霾天气的侵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自十八大以来,建设美丽中国成为每个城市发展的重点,城镇化发展也逐渐秉着与生态保护同行的观念前行。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 ...

View more
朱翌友:“一个高产派建筑师的设计感悟”朱翌友:“一个高产派建筑师的设计感悟”
我总觉得以前我们定义什么是产品和作品的时候有一些偏见。一个设计做好了是作品,做不好没办法那是产品,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其实在我的理解里产品和作品是两个中性词,没有褒义和贬义的。什么是产品什么是作品呢?产 ...

View more
时评:洋楼与弄堂,上海建筑文化的中西碰撞时评:洋楼与弄堂,上海建筑文化的中西碰撞
一个城市的建筑是其文化的重要指向,也是城市风格的载体,它反映着一地的时代风俗、文化氛围和情感价值观。上海素有世界建筑博览会的美誉,风格迥异、中西融汇的建筑样式成就了上海建筑文化的独特风貌。 ...

View more
宋刚:对建筑师来说这是一个好的时代宋刚:对建筑师来说这是一个好的时代
采访宋刚是在他的工作室,期间他一直兴致勃勃地用手提电脑为我演示他和同事们正在做的一些数字建造设计和实践工作,还从书架里抽出一本关于日本建筑流派新陈代谢派的书给我看,他把自己和同好们目前在做的探索性的数 ...

View more
时评:鲁班奖“批发” 回访机制引争议时评:鲁班奖“批发” 回访机制引争议
鲁班奖奖杯 鲁班奖全称为建筑工程鲁班奖,1987年由中国建筑业联合会设立,1993年移交中国建筑业协会。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管理,搞好工程质量,争创一流工程,推动我国工程质量水平普遍提高 ...

View more
时评:城乡统筹走“生态之路”时评:城乡统筹走“生态之路”
面对约2400万人的衣食住行,特大城市上海如何交出一份市民满意的基础市政民生答卷? 继白龙港污水处理工程、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等民生基础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和全国市政金杯奖后,上海青草沙原水工 ...

View more
时评:当建筑师营销时尚时评:当建筑师营销时尚
初次见到Peter Marino的人都不会想到,眼前这个穿着一身黑色皮装,戴着墨镜的男人会是一名建筑师,然而他在时尚界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Peter Marino专门为奢侈品设计店铺,从巴黎到纽约,从迪拜到上海,几乎找不到第 ...

View more
时评:舌尖上的设计 后消费时代的餐饮空间时评:舌尖上的设计 后消费时代的餐饮空间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牵动了亿万人的味蕾神经,味蕾又牵动了餐饮市场,越来越多的优秀室内设计师不同程度地投身于餐饮空间的设计之中,使这些社交场所的商业业态色彩纷呈,并彰显出文化品位。不管是饭店装修还是酒店 ...

View more
时评: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没有先后顺序时评: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没有先后顺序
在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我国北方采暖城市居住面积只占全国城市居住面积的10%,但建筑能耗却占到40%。而近期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南方供暖呼声渐强,更为建筑能耗的下降平添不少压力。 ...

View more
时评:搞创新?我们得向邬达克学两手!时评:搞创新?我们得向邬达克学两手!
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武康大楼今日上海100多栋单体建筑,都出自同一位建筑设计师之手邬达克,其中一半以上已被列为历史保护建筑 搞创新?我们得向邬达克学两手。 2013年1月8日,是匈牙利籍建筑设计师拉斯 ...

View more
时评:美国防止过度开发风景点的三点借鉴时评:美国防止过度开发风景点的三点借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亮过黄牌,原因都是过度开发。事实上,景区过度开发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做得好的国家并不多,美国和澳洲是其中做得较好的国家,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避免过度开发风景资源的。 一、美国的公 ...

View more
时评:吐舌老子像,传承"刚柔之道"何必丑化先贤形象时评:吐舌老子像,传承"刚柔之道"何必丑化先贤形象
近日,苏州金鸡湖畔大秋裤楼附近的一尊老子雕塑因吐舌露齿,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戏称雕塑看起来像吊死鬼。雕塑作者为此回应道,老子吐舌露牙,来自历史典故刚柔之道,舌头是软的,象征着柔的一面;而牙齿是硬的,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