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天津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国内高校首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落户天津大学

2013-8-15 20:0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25| 评论: 0

摘要: 国内高校首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落户天津大学 记者 3 月 12 日 从天津大学获悉,国家文物局于 3 月 5 日 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名单,天津大学建筑 ...

国内高校首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落户天津大学

记者312从天津大学获悉,国家文物局于35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名单,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文物建筑测绘研究基地获得批准,成为国内高校首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该基地将以天津市文物局为组织单位,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王其亨教授、计算机学院孙济洲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承担文物建筑测绘及研究工作。基地的建立,将为建构、充实和完善我国文物建筑测绘研究体系展开创新性研究,以解决文物建筑保护领域中长期存在的文物建筑在修缮过程中珍贵信息流失等瓶颈性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文物建筑的测绘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并未通盘有序地展开,大多数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文物建筑迄今没有展开相应的测绘。此外,文物建筑修缮施工过程中未能及时实施跟踪记录,也导致了大量珍贵信息的流失。文物建筑测绘研究基地将针对这一情况,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制定文物建筑测绘和图像信息采集、记录、加工、应用和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方案,确立动态性体系化测绘和多媒体手段表达的指导思想,规范测绘分类、目标和深度要求,规范测量操作规程或指导手册、质量控制体系、计算机制图规则及构建可供研究和工程实践以至社会共享的信息平台等,为确立行业规范奠定基础,从而有效推进文物建筑保护的标准化进程。

文物建筑测绘研究基地所依托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自1952年开展古建筑测绘,并将其作为重要教学、科研实践活动,50多年来,完成了大部分明清皇家建筑群和其他各地众多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或世界遗产的古建筑测绘,足迹遍及国内20余省市自治区,测绘图纸已积累逾万幅。1990年以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引进3D技术、GPSGISCAD、近景摄影以及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施,在国内首先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到传统建筑测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向相关文保单位提供文物建筑测绘成果1997年后已全部数字化,广泛运用于保护规划、修缮设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科研课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培养了大批优秀建筑师和文物保护专业人才。曾于2004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建筑学院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历史建筑测绘五校联展,公开向社会展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文章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