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131”绝密军事工程

2007-8-2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31| 评论: 0

简介:“131”工程是指1969年开始修建的一处战时地下指挥部,地点在湖北咸宁澄水县。现在已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景点,但多年来在媒体上仍没有公开报道。从旅游的角度,为减少当年高度保密的军事色彩,又给它起了一个“澄水 ...
“131”工程是指1969年开始修建的一处战时地下指挥部,地点在湖北咸宁澄水县。现在已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景点,但多年来在媒体上仍没有公开报道。从旅游的角度,为减少当年高度保密的军事色彩,又给它起了一个“澄水洞”的雅名,也可以与湖南韶山的“滴水洞”匹配吧。
我在网上用“131工程”和“澄水洞”为主题词搜索了一下,发现一些旅游网上有以下简介:
(一)澄水洞地下工程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高桥镇境内,北距武汉80公里,南距湖南岳阳150公里,距咸宁市所在地地温泉仅17公里,紧靠京广线与107国道,交通方便。
  1968年,中苏边境局势紧张,国家准备应战,毛泽东主席下令汪东兴在鄂南为他修建战时住房。澄水洞地下工程,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始建的地下军事工程。由当时的军委参谋长于1969年1月31日签署命令,亲自选址。整个工程神密而传奇,后因林彪篡党夺权于1971年停建。
  澄水洞地下工程主体建筑由地面56亩的四合院和地下全长456米(老闵注:我在参观时,导游介绍长度为700多米)的坑道设施而构成。全工程分甲、乙、丙三个区域。地面地下设有某些中央领导和军委要员的卧室、作战室、警卫室,设有先进的通信、通风、防湿、防弹、防冲击波等设施。1981年正式交付原咸宁地区行署管理后,投资改建增设了旅游接待项目,现有高档客房60(套),标准床位150个,大小会议室5个。
(二)1968年,中苏边境局势紧张,国家准备应战,毛泽东主席下令汪东兴在鄂南为他修建战时住房。澄水洞地下工程,即是在这种背景下由当时的军委参谋长于1969年1月31日签署命令,亲自选址后始建的地下军事工程。整个工程神密而传奇,原计划投资3亿元,后因林彪篡党夺权于71年停建。实际完成投资仍高达一亿三仟万元之巨。主体建筑由地面56亩的四合院和地下全长456米的坑道设施而构成。全工程分甲、乙、丙三个区域。
  地面地下设有某些中央领导和军委要员的卧室、作战室、警卫室,设有先进的通信、通风、防湿、防弹、防冲击波等设施。它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高桥镇境内,北距武汉80公里,南距湖南岳阳150公里,距咸宁市所在地地温泉仅17公里,紧靠京广线与107国道,交通方便。

而搜得的一位网友所写的帖子,则做了以下详细的描述:
  早在几年以前,我就听说湖北咸宁黄永胜的故乡,有个神秘的“131”工程。说它神秘,一是因为它曾经是一项绝密战略工程;二是因为它与毛泽东、林彪和黄永胜等人有关。最近,我有机会参观了“131”工程,探视了它神秘的内幕。
  黄永胜把绝密工程建在他的故乡“131”绝密工程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高桥镇,与黄永胜的老家仅有一山之隔。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葱茏,位置隐蔽,即使飞机低空侦察也很难发现,的确是一个修建军事设施的好地方。
  说起“131”这个名称,颇有一番来历。早在60年代的珍宝岛战争以后,当时的苏联在边境线上陈兵百万,对我国虎视眈眈。为反对侵略战争,中国最高当局决定在华中腹地修建一座防核战争地下指挥部,以备战时急需。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黄永胜奉命选址,将绝密工程的地点选在他的故乡。由于这天是1969年1月31日,故工程代号为“131”。
  绝密工程的地面建有毛泽东和林彪的别墅,丝毫看不出绝密工程的痕迹“131”工程三面环山,南面一条柏油公路通向山外。这里院墙围着四周,有的地方还拉铁丝网。院内树木参天,枝繁叶茂,主要有毛泽东主席和林彪的别墅,以及原警卫部队的宿舍和有关生活设施。
  毛泽东主席的别墅称为“1栋”,布局科学而又迷人。宽敞的窗户,方形的吊灯,高大的书柜,华贵的木质地板,就连靠墙的暖气柜也套着十分精致的木罩。据宾馆小姐介绍,房内布局是根据毛泽东主席的居住习惯设计的,专供战争间隙毛主席在地面办公。房内舞厅、书房、会议室、健身房等设施一应俱全。房间的东北角与“131”地下工程的地道口相通,一旦有情况,随时可以转移。
  林彪的别墅坐落在毛主席房子对面的山坡下,也是青砖红,但整体结构和房间设施却不能与毛泽东主席的相比。
  若从表面看,这里没有半点绝密工程的痕迹,倒像一个受到保卫的高干疗养院或重要科研机构,据宾馆小姐介绍,由于没有发生战争,所以毛主席和林彪从未到过这里,倒是黄永胜来此视察过。
  庞大的地下绝密工程宏伟壮观,“131”地下绝密工程现已部分对外开放,由于它的知名度和神秘感,所以每天都有不少人慕名来此参观。据导游小姐介绍,该工程分上中下三层,现在向游人开放的是中层的一部分。
  “131”地下工程的中层,是部队首长及战勤人员的工作居住区,地道两旁有大小100多套房间,地下工程出入口共有8个,我们看到的有2个。一个是与毛泽东主席“1栋”别墅连在一起,另一个是我们参观进去的主洞口。主洞口坐东朝西,高约6米,宽约5米。洞口装有两扇重达数吨、厚度达50多厘米的铅门,据说是用来对付导弹的。
  从主洞口进去50米左右的地面,装有一个巨大的圆形铁盘,直径约有6米。人们只要用脚轻轻一拨,铁盘就会旋转。据导游小姐介绍,这是运送物资的汽车开进地道后倒车用的。沿地道往前走,又有两扇重达数吨、厚度约30厘米的铅门。穿过此门,便是一个灯火辉煌、令人眼花缭乱的“地下世界”。整个“地下世界”以中央作战部为基地,略呈“V”型摆开,全长近800米,共有住房130多套,面积约2000平方米。每套房间的大小不等,结构也不尽相同,大都分布在地道走廊的右侧。走廊地面由彩色水磨石铺成,明亮光滑,倒映着头顶的电灯,显得宏伟壮观。“131”地下工程,装有发电机组,大型风力通讯设备。
  倘若战争爆发,毛泽东主席可以在这里运筹帷幄,统帅三军“131”地下工程的中层,有一套标有“65号”这样的居室,是专为毛泽东主席建造的。
  毛主席的房间铺有木质地板,据说是进口且经过特殊处理的,虽然过去20多年,但没有一点变形。为了保持室内干燥,房间的墙壁也是夹层的,内墙上还开有窗户。房间的门锁、拉手、窗扇的合页和插销都是黄铜制成,只要轻轻擦拭,仍光亮如新。
  在毛主席卧室卫生间里,有两样陈设引人注目,一是浴盆;二是墙上的镜子。浴盆表面呈白色且极富光泽,它比我们常见的浴盆要大三分之一。墙上的镜子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不管室内有多大的水蒸气,镜面始终不结雾气。我们开始不信,随即用嘴使劲哈气,果然没有任何反应,镜面依旧光亮照人。
  毛主席书房的右边是作战指挥部,房间十分宽大,墙壁上悬挂巨幅军用地图的框座还在。可以想见,一旦战争爆发,毛泽东主席将在这里,运筹帷幄统帅三军,指挥反侵略战争。
  “131”工程(包括地下工程和地面建筑设施)总投资达1.3亿元,若按现价计算,大约要花10亿元。按照当初的设计,“131”工程还有飞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附属工程。由于林彪反党集团的垮台,“131”地下工程尚未全部竣工便草草收场了。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于1981年作出决定,将“131”工程移交给湖北咸宁地区管理,此后更名为“咸宁地区澄水洞宾馆”。由于这里交通便利,环境清幽,有闻名遐迩的“131”工程,慕名来此旅游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这就是黄永胜家乡的“131”绝密工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它已成为咸宁地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疗养胜地。

关于此洞的故事,我相信很多很多,即使是向导游问几句,也能获得不少,我这里不再补充。
奇怪的是,我在网上没有搜得“131工程”的照片。据导游图上称,到访此处的游客已达30万,而现在每位游客基本是人手一机(数码相机)。参观洞里时,不允许拍照,但时不时仍会有闪光灯闪亮,导游也会劝阻,但没有强制手段,地面上则可自由拍摄。
以下照片是我5月26日下午所摄,为上述文字介绍增添一些视觉感受。
在导游图上标出的“将军陵园”,其实就是指黄永胜及夫人项辉方之墓。据导游说,这是2004年其儿子在此所建。墓碑上除名字外,不仅连立碑者的名字没有,连墓主人的生卒年份也没有。

最后报告一句,此处门票费30元,24小时全天接待,因为导游说,到洞里参观白天黑夜一个样,都要打开照明灯,这也是全国旅游景点中的一绝。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