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结构 查看内容

台儿庄古城标志性建筑泰和楼主体完工

2013-7-12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98| 评论: 0

摘要: 【摘要】2013年7月12日,由海峡两岸知名专家联袂设计的台儿庄古城重建中的标志性建筑泰和楼,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七层(含夹层),总高度为45米,主体高度为38米。2010年5月4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及 ...

【摘要】2013年7月12日,由海峡两岸知名专家联袂设计的台儿庄古城重建中的标志性建筑泰和楼,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七层(含夹层),总高度为45米,主体高度为38米。2010年5月4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及夫人连方瑀等为泰和楼奠基。历经三年,在两岸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

远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台儿庄古城标志性建筑泰和楼

2010年5月4日连战夫妇等为泰和楼奠基

泰和楼具体有三层含义:楼在古代有军事防御作用,可以登高望远,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楼定为七层,“七”是中华民 族的幸运符号,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体高度为38米,代表了38年的台儿庄大捷;“复兴”代表着未来,内部楼梯设计为大运河造型。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体现,大运河的走向显示了复兴之路,象征在中华文明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在泰和楼西北侧采用现代设计理念设计有“交流桥”,寓意两岸的交流与沟通。
泰和楼在整体设计上有三大特点:一是建筑由下至上是反映历史的渐变与对比。在泰和楼外部上,采用斗拱来展现历史的渐变,即自第一层到第七层的斗拱,分别采用唐朝至清朝的斗拱设计风格,同时楼尖采用现代的表现手法和设计理念,代表对未来的展望。内部楼梯设计为大运河造型,象征中华民族文明,同时内部通过实物、数码影像、数码图片,自底层到最高层来反映从7300年的北辛文化到现在的中 华文明延续和传承。二是建筑凸现磨难与战争的痕迹。在内部楼梯上通过弹孔、图片等来展现战争,体现台儿庄大捷的伟大和意义。三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泰和楼外部采用古代传统楼阁设计风格,内部则采用以大运河为造型的抽象的楼梯设计风格,同时以数码影像等现代元素展现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内容。此外,在楼阁玻璃、楼尖等细部也采用现代的设计风格和展示手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