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结构 查看内容

造一所能读懂人类的语言、发出呼吸声的房子

2013-7-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48| 评论: 0

摘要: 【摘要】这是世界上最特别的小木屋之一:别看它占地还不到100平方米,却可以不插电、依靠太阳能来运转;别看它看上去不起眼,却能够读懂人类的语言、发出自己的呼吸声;别以为这是存在于童话中或者图纸上的设计想象 ...

【摘要】这是世界上最特别的小木屋之一:别看它占地还不到100平方米,却可以不插电、依靠太阳能来运转;别看它看上去不起眼,却能够读懂人类的语言、发出自己的呼吸声;别以为这是存在于童话中或者图纸上的设计想象,它已经矗立在北京大学东门外的角落里。

2013年7月17日,这座名叫“宜所”的住宅将出现在山西大同,以参赛作品的身份参加“新能源领域的奥运会”——2013年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以下简称SD大赛)。它的建造者是来自北京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60多个大学生。这群不同肤色的年轻人,将要建造出一所可能改变世界的房子。

即使在房子里种满红花绿草,也不意味着这就是绿色建筑

在这座单层木屋数百米外,一栋高楼也在建设中,大型长臂吊车忙碌着,相比之下,宜所的工地安静得多。四五个建筑工人就像搭积木一样,往木头的连接处钉铁钉。SD大赛给了年轻人实现梦想的机会。这个由美国能源部发起和主办的太阳能科技建筑比赛,力图吸引全世界的大学生,将太阳能、节能和建筑设计结合起来,以此证明单纯依靠太阳能的住宅,也可以是适宜居住的空间。主办方给每个参赛队提供1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一旦获奖,除了由美国能源部部长亲自颁奖,作品还会被学校甚至博物馆收藏,也有可能载入当地的建筑史册。去年4月,来自北京大学建筑设计、工程学和电子等多个学科的学生组成了北大SD赛队。同时,建造过3所太阳能房子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北大合作,一支中西合璧的“筑梦”团队诞生了。 他们给自己的作品起名为宜所。由于不愿意建像工地简易房或者地铁口卖零食铁皮箱之类的建筑物,这支团队最终选择了看似温暖的木质住宅。主体建筑材料是木质的结构保温板,这种材料不仅生产工艺环保、保温性能卓越,而且更能防震。供暖系统。它并不由我们熟悉的空调器和地热组成,更不是北方传统的锅炉取暖。宜所要利用液体循环加热源来进行供暖。从外观上看,液体循环加热源是个1米多高的圆柱形罐子。光伏光热一体化面板会在发电的同时,给圆柱形罐子里的水加热。圆柱形罐子里的热量会被抽出来,通过埋在房子里的管道,输送到室内各个角落。

虽然这是一座由木头搭建起来的房子,但是你可以跟它交流

除了价值不菲的木质结构保温板,为了让小木屋冬暖夏凉,宜所在墙体中间加了一层相变材料。这种材料就像水一样,可以吸收或者释放热量,成为调节室温的看不见的“武器”。“很少人会在自己的房子里安一套智能化系统,或许只有比尔·盖茨会这么做。”曾经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位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湖畔的家,一座占地约6600平方米、经过7年时间精心打造的湖滨别墅,堪称智能家居的经典之作。这座豪宅的大门装有气象感知器,可以控制室内的温度和通风。厨房里还装有一套全自动烹调设备,甚至连厕所里也配有检查身体的电脑系统。主人在回家途中,浴缸就已自动放水调温。宜所有一套智能生活辅助系统。一些比尔·盖茨的豪宅可以完成的工作,远不如其昂贵的宜所也能做到:它可以听从主人的指令。主人点击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就可以操控电器和家具。 即便在几公里外的地方,主人一声令下,家里的热水器和空调也会为之打开。主人也能听到房子的“呼吸声”。主人能时刻掌握它的温度、采光、家电能耗以及每块太阳能电池板的运行状态。也可以远程实时监测室内的情况,因为网络摄像头拍摄的数据可以随时传输到移动终端上。

任何莫名其妙的错误,都会化神奇为泡影

历经北京接二连三的暴雨“洗礼”,木质宜所安然无恙。一周后,它就要被拆成4块,分别放在4辆大卡车上,运到大同去。 就是这个路人眼里“奇怪”的木头房子,每平方米的造价超过12000元。“这种砖混结构的房子,每平米建筑成本也不过两三千。” 北京大学工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东评价说:“高成本让这种住宅在城市无法迅速复制,但是绿色和舒适的价值可以普及。” 在SD大赛的历史上,曾经也有一些梦想家,打算造成惊为天人的建筑杰作,但最终还是停留于在图纸上幻想。有一支荷兰团队宣布建一所漂在水上的房子,而且房子可以旋转,以便选择最佳的采光角度。可是,直到比赛结束,人们也没有看到他们的房子,因为“太不切实际了”。
只有在真正的搭建过程中,宜所团队才意识到,他们很多想法都很难成为现实。他们最初设想,庭院的屋顶应该是一整片半透明的光伏隔热玻璃,让主人拥有一个充分享受太阳光的空间,但是“更多能量会消耗在给房子降温上”。 如果本着节能的初衷,最完美的效果是,维持宜所日常居住的能耗恰好等同于发电量。但是,这很难做到。梁栋和迈克带领的工程小组要计算出房子的精确能耗。事实上,“这相当于工程学专业一门课程的工作量”。因为季节、家电装置、建筑材料等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影响房子的能耗值。 最终,他们计算出宜所每天耗电量是30度,需要在房顶上架起42块太阳能电池板。如果他们算错了,“宜所”就不会是最好的太阳能房。
或许SD大赛的魅力就在于它并非十全十美。几乎少有参加SD大赛的房子在向评委和公众展示时呈现完美,各种匪夷所思的错误都会发生。比如,大汗淋漓的客人走进房子里,发现空调竟然坏了。更离谱的是,还有参赛队把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极接反了。任何莫名其妙的错误,都有可能化神奇为泡影。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