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开发商新增长动力离不开“价值房产”

2013-8-27 23:1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2| 评论: 0

摘要:   关注房子从来离不开价值,但是我们感觉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价格之外的价值。在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金地集团上海分 ...

  “关注房子从来离不开价值,但是我们感觉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价格之外的价值。”在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金地集团上海分公司营销总经理宋家泰4位嘉宾的一场“头脑风暴”之后,作为主持人的《每日经济新闻》上海中心总经理黄波对价值地产作出了这样的总结。

  上述4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对地产价值进行了不同角度和维度的解读,令开发商对价值地产的理解更为接近,中国地产业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发展“密码”已经呼之欲出了。

  提升品质=提升价值?

  “产品品质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大家感觉到价格的提升远远高于品质的提升,也就是说性价比不合理。”顾云昌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房地产开发出现了误区——单靠土地升值来获得品质的提升。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不仅是开发商,也有市场环境的因素。

  2004年以后楼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中,缺少激烈的竞争。这种情况下,房子不论好坏都可以卖掉。房价上涨是因为土地涨价,而性价比没有提升。现在政府调控市场,从表面上看是稳定房价,实际上是让老百姓买得物有所值。所以,开发商努力提升产品品质,是价值地产的方向。

  顾云昌的上述观点,得到了上海金地营销总监宋家泰的赞同。据他回忆,2008~2009年金地年旁边有一个毛坯房,开发的速度没有金地这么快,当时的均价是1.4万~1.5万元,而现在售价已经达到2万元/平方米。

  宋家泰也认为,确实存在开发商追求土地价值最大化的现象。他介绍,佘山有大量的规划类型的小区,小区卖得比较好,但是交房一两年以后,就很少有人居住。调查后发现发现,这些小区绝大多数都采取了“一九法则”,即把90%的空间给房子,只有10%是公共空间。这也是郊区居住率小的原因。相比之下,世界各地好的酒店,客户都是在公共地区活动,原因是开发商把10%的资源放在室内,把90%的资源放在公共部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