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江苏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江苏丹阳大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013-8-27 22:0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81| 评论: 0

摘要: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苏省大力推进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和高效农 ...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苏省大力推进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和高效农业规模化,取得了良好成效,使得江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时机基本成熟、条件基本具备。

  在少数确实具备条件的地方,通过正确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选择。江苏省丹阳市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坚持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建设保障网络

  目前,我国农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局部条件具备的地方,随着农村人口转移,通过部分农民依法自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实现土地集中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服务实现合作服务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规范管理。一是全面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建立起规范有效的流转管理工作机制、工作规程和工作责任制。二是实施流转备案制,确保流转的主体和流转行为合法有效。三是实施流转合同制,明确和规范双方的流转关系和权、责、利。四是探索建立健全流转机制,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创造良好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

  近年来,围绕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丹阳市建立健全了以市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镇(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为覆盖的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各村配备了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员,并制定了全市土地流转区域指导价,鼓励以实物计量确定土地流转金,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收益,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对单宗300亩以上未获省财政奖励的土地流转,丹阳市在镇江市奖励每亩25元的基础上,再配套奖励每亩25元。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流转土地面积23.42万亩,流转率达39.34%。

  据悉,丹阳市还将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为契机,坚持把土地流转与推进农村“四集中”结合起来,着重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等台账资料,规范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机制,努力把规范土地流转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到年底使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达45%以上。

  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

  带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近年来,我国各地不断推进的合作服务式农业规模经营尽管形式多样,但都具有共同特点:一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充分尊重和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适合农业生产特点和现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实行优良传统农耕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既发挥了农民家庭经营积极性,又解决了家庭经营难以克服的生产经营困难;三是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整体竞争力,成功地将农户的生产经营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

  丹阳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和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市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79家,会(社 )员13921人,带动农户52000户,去年实现销售收入3.3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近亿元。通过发展合作型规模经营,有力提高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司徒镇杏虎村果品专业合作社,把全村果农联合起来,大力发展水蜜桃等果品种植,全村水蜜桃种植面积由过去的不足200亩、亩均效益不足2000元,发展到目前种植面积1000多亩、亩均收益超过6000元。

  同时,推进统一服务,促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按照有先进服务手段、优良专业人员、严格责任制度、规模示范基地的要求,全市新建了67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和12个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努力为社员提供质优价廉的生产服务,提高统一服务型农业规模经营水平。珥陵镇新庄村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为农户提供“六统一”服务。农户只需每亩缴纳350元服务费,就能享受供种、育秧、机耕、机插、病虫防治、机割等六项统一服务。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以农产品、农业科技和服务为纽带,利用自身优势、有选择地介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能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丹阳市按照“强化规划引导、强化产业特色、强化机制创新、强化农民合作”的要求,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助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转型升级,要求各地围绕本地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 ,结合新市镇建设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同时通过积极应用现代科技与物质装备、大力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强园区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并不断完善农业园区规划 ,加强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 ,建立健全农业园区建设的创新机制 ,确保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 ,丹阳市对照省、市农业园区创建标准 ,采用建设工业园区的理念抓好农业园区建设。一方面组织有关镇(区)和园区建设主体加大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力度,积极争创省、市级农业园区;另一方面抓紧制定好市级农业园区创建标准,争取在年内形成省、市、县三级农业园区创建梯队。根据创建要求 ,丹阳市将用3年时间创建两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5个~6个镇江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使农业园区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 ,从而在全市形成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目前,全市各类农业园区达20多个,其中规划建设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两个,初步形成了稻鸭共作、优质专用小麦、食用菌、时鲜蔬菜、花卉苗木、地方名特茶、特种水产等十大农业特色产业。

  此外,丹阳市还坚持“外引”、“内育”并重,着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基地,走以龙头带基地的路子,拉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特色经营,形成了一村一品或一镇多品。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已达48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