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建材业面临整合
简介: 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生产能力未能很好发挥,塑料管材、异型材及门窗行业企业要向规模、效益并重的方向发展。 中国建筑业市场是巨大的。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年全国竣工建筑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作为新型建 ...
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生产能力未能很好发挥,塑料管材、异型材及门窗行业企业要向规模、效益并重的方向发展。 中国建筑业市场是巨大的。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年全国竣工建筑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作为新型建材,塑料异型材及门窗在巨大的建筑业市场中确实具有独特优势,原料来源丰富,性能优异,可替代传统的木材、钢材等建筑材料,且有便于施工、节能等优点,加上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广,因此,塑料管材、塑料异型材及门窗行业前景十分广阔。但是从目前全国塑料管材、塑料异型材及门窗生产与应用的现状来分析,也不能盲目乐观,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塑料管材与发达国家相比,突出表现是国外塑料管材产量大,应用面广。如美国1997年塑料管材产量为216万吨,欧洲1997年为147万吨,日本60万吨。我国的塑料异型材及门窗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突出表现是,市场占有率低,产量小。德国是开发塑料门窗最早国家,1986年塑料窗市场占有率已达50%。进入90年代后期,美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荷兰、瑞典、挪威、丹麦、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塑料门窗发展迅速,美国塑料窗市场占有率已达30%以上。 另一方面,我国塑料管材、塑料异型材及门窗生产能力未能很好发挥,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塑料管材、塑料异型材及门窗行业中,不少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设备,但是普遍存在生产能力未能得到很好发挥的情况。有关部门对40多个塑料管材企业进行分析表明,现有生产能力均不能很好发挥,能力发挥不到50%,个别好的企业可达70%至80%,差的企业只有20%左右。塑料异型材生产企业同样存在这个问题,1998年能力为40多万吨,而产量仅有20万吨,生产能力仅能发挥1/3.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有关企业一旦形成生产能力后必须加强企业管理,作好企业的营销工作,保持产品旺盛销售势头,以确保企业生产能力充分发挥。 对于新建或扩建的企业则必须做好市场调查,使其成为竞争力强的现代化生产企业。近几年来不少单位看到了塑料管材、塑料异型材及门窗的广阔前景,纷纷新上马或扩大原有生产规模。到底建立多大规模的企业才能在同行中具有竞争力呢?有关专家建议,管材、型材品种规格多,如果规模小,生产设备少,不宜连续生产,否则将造成效率低下,很难谈得上在同行中有竞争力。硬聚氯乙烯管材企业一般建议在10000吨以上规模,聚氯乙烯异型材生产企业一般建议在5000吨至6000吨规模以上为好。当然企业具有一定经济规模,这是现代化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到底多大量合适,企业应进行认真调查综合分析,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和互相攀比的现象发生。 因此,塑料管材、塑料异型材及门窗生产行业亟需整合,企业要向规模、效益并重的方向发展,否则将造成生产能力的极大浪费和整个市场的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