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总部经济 武汉可赶上海
“层峰论道,对话汉街——2012国际经济领袖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充分肯定了武汉发展总部经济的必要性,指出武汉借助“长江中游城市集群”,聚集、整合优质生产要素,辐射周边,将来可以从经济总量上和经济质量上实现与沿海的真正竞争,有望重振当年比肩大上海的大武汉之风。 方寸之地汇集全球知名公司总部,区域分工明确、高效,作为全球知名总部区,这是美国纽约的曼哈顿、日本东京银座、北京CBD、上海陆家嘴等地除了繁华之景外,世界著名企业总部“扎堆”也是其重要标志之一。 不过在不久的将来,武汉也有望成为这样的总部聚集区。本月12日武汉直航巴黎,24日直航新加坡的航线也将开通,武汉正在拉近与世界的距离,无疑也给吸引世界级企业总部落户打了一剂“强心针”。 目前,东风、富士康、中芯国际、IBM、NEC等3000余家境内外企业总部、研发总部落户江城,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榜上,武汉位居第9位。 “什么是总部经济?就是聚集、整合和辐射优质的生产要素的平台和载体。”龙永图说,“聚集、整合、辐射”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 他称,对于中国来讲,资本、技术、信息、人才、商品、服务等生产要素现在并不缺乏,缺乏的是怎么样把这些生产要素更好的聚集在一起、整合在一起,然后再辐射出去,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现在提倡建设大的城市,打造一些中央经济区、中央文化区、总部经济等,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系列的平台来聚集、整合和辐射重要的生产要素。 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代表,是“1.5线城市”,要想真正赶上北京、上海的发展,还需要引入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因此建设国际级总部区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武汉新时代的需求。随着汉街·总部国际的落成,武汉拥有了自己的总部经济。 要想赶上京沪就必须建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魔力巨大,主要得益于其三个主要功能。”龙永图指出,现在整个经济的竞争已经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怎样把企业的上中下游的各个环节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竞争能力的完整的产业链,变成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家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总部经济提供一个重要的载体来使得产业链形成产业链的延伸,产业链能够辐射到经济的部分,所以总部经济的第一个职能就是以企业的总部为中心打造产业链,形成国内外产业链的网络和集群。” 目前,中国正进入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打造强大的国际国内贸易平台显得格外重要,总部经济恰好能为企业的贸易、国内的进出口提供服务,从而促进整个消费、贸易、商贸的发展,有助于打造国际国内贸易的高端平台。这是第二个功能。 龙永图说,总部经济第三个核心功能则是以企业总部为中心,整合科工贸企业的强大支持作用,为中国产业转移服务。 现在的竞争点是产业链而非企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来跟大上海平起平坐的大武汉已经不存在了。”论坛上,提及武汉的发展,龙永图坦承,武汉发展速度在过去的30年中,与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几大城市相比,是比较慢的,并援引了相关数据,“30年前武汉的经济总量是广州的一倍,而现在广州是武汉的一倍,可谓是调转了头。” 不过他同时指出,目前湖北、武汉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来要打造一个大的武汉,就是要重振武汉当年作为全国的经济和商贸中心的重要地位。 随着“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提出,这对武汉经济经济复兴有重要作用。他说,仅仅靠武汉城市圈是远远不可能与珠三角、长三角的城市群进行平等的经济竞争。作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崛起必将成为中部崛起的高点,在城市群的建立过程中,武汉肯定是要起一个领头的作用。武汉城市群经济总量大概是8000亿,长株潭大概是1万亿,南昌城市群大概是5000亿,加起来还不到长三角6万亿的一半。“如何聚集最优质的生产要素来打造一个中部城市集群变得非常重要。” 他说,如果要从经济总量上和经济质量上能够和沿海进行真正的竞争,必须聚集、整合、辐射最优质的生产要素,仅靠武汉的生产要素不可能短期内赶上和超过沿海地区的发展。 武汉需借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 打造总部经济需要聚集人气 “纵观国际国内的中心商务区,人气是总部经济能够成功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要素。”龙永图说,香港中环是总部经济繁荣的典型代表,“香港中环一年接待的游客、购物者超过1200万,每天大概是2万”。 美国休斯敦则是总部经济发展的一个失败案例。由于没有商务、旅游、餐饮等功能,休斯敦的中央商务区一到了晚上就变成了空无一人的鬼城,由于在这里工作的人80%都是有汽车的,下班以后都离开了城里,所以到了晚上休斯敦中央商务区就变成了流浪汉、吸毒者的天堂。 现在总部经济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如以华尔街为中心的总部经济区,在“9·11”以后根据新形势的发展,整个结构已经发生的重要的变化,有大概27%的企业是提供中介、法律、快递等专业机构,18%为文化创意企业,15%为慈善、公益组织的总部。 “从汉街的建立来看,确实是一个聚集人气的中心,这为武汉的总部经济打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龙永图说。 武汉的中部经济区除了高端写字都以外,还有旅游、零售等场所,这些都有助于聚集人气,从而对于进驻的企业有强大的吸引力。 如果是人气是支撑总部经济成功的拐杖之一,那么文化则是另一支重要拐杖。“总部经济文化是一个更高层面的文化,要建立一个成功的总部经济,一定要着力打造一个全新的总部经济文化。”龙永图说,总部经济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法治文化和诚信文化、廉洁高效的政府文化、互利共盈的包容文化、质量优先的服务文化。 他称,总部经济文化的核心是法治文化和诚信文化。“全球的市场经济核心就是法治经济。总部经济在打造自己的文化时首先要强调法治文化和诚信文化,使之能得到执行,否则,总部经济文化就是空洞没有灵魂的。” 如果说在一个总部经济聚集的地方,政府的不作为、不负责、贪污腐败,或者说政府的服务是低效的,这都不利于总部经济文化的建设。因而,龙永图认为,廉洁高效的政府文化是成功的总部经济文化的第二个核心。 总部经济涉及到各式各样的企业,包括产业链的高中低端、多元化的产业结构等,如果要实现生产要素和企业在这里的聚集整合,甚至能够发挥辐射作用,打造互利共盈的包容文化显得格外重要。 他称,最优的服务文化对总部经济也是分外重要。“物业为业主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业主又为企业提供服务,企业又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也是一个链条。” 龙永图认为,去年“十一”黄金周三天楚河汉街来了300万人,可以说打破了香港中环的任何一个纪录,人气对于汉街发展总部经济不是问题,打造真正被企业所接受和欢迎的总部经济文化,可能是中国所有中央商务区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汉街需要下更大工夫的地方。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