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贵安新区 可以从一个点起步
在国发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贵安新区”的建设要求。近日,贵州省委讲师团和省经济学学会共同举行“学习贯彻国发2号文件精神创新建设‘贵安新区’理论研讨会”,10多位专家对这个“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展开了一下午的热议,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希望“贵安新区”加紧建设步伐,在国发2号文件刚出台之时,得到政策支持力度最大,创新优势最明显的时候,抢抓机遇,对整个黔中经济区起到带动作用。 贵州省委讲师团原团长、省经济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省核心专家龚晓宽:就初步规划来看,贵安新区划定了23个乡镇在内。要真正建设起这个大贵安,就要“化整为零”,先从小贵安建设起步,甚至更小的贵安——就一个点。而且这个点最好离贵阳越近越好。在建设、规划和管理中,都应该尽量绕开行政区域规划这个隔阂。 贵州省委讲师团团长、研究员谢一:建设贵安新区,要把产业园区建设和城市新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两化”一体发展,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城市“三位一体”。 贵州财经学院副院长、教授,省“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晓阳:无论是贵阳还是安顺,都要放下“圈子思维”,不是“谁要以谁为中心”,而是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围绕逐步实现贵阳、安顺规划统筹、市场同体、交通同网、产业同兴、科教同振、旅游同线、信息同享、环境同治的“八同”目标,在统筹上实现突破。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蔡福顺:如果黔中经济区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贵安新区则就是黔中经济区发展的“引擎”。而“产业带+城市带+经济带”,构成了贵安新区这一“引擎”的关键作用。 贵安新区 它,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18个重点开发区域——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是支撑黔中经济区和黔中城市群发展壮大的重点增长极。 它,不是狭义上单纯的一个城市群,一个产业带,而是“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开放”、“示范”,注定了从一开始,她就要站在“风口浪尖”上,不进则退。 贵安新区,终于为酝酿许久的“黔中经济区”——这场贵州加快发展的“重头戏”缓缓拉开了大幕。密集的调研、频繁的专题研究、迅速编制中的规划以及悄然启动的一些项目,都让这块新区透露出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建设以贵阳——安顺为核心,以遵义、毕节、都匀、凯里等城市为支撑的黔中经济区。推进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贵安新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鼓励在土地、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 ——摘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