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科技化使你居住更舒适、更省钱
简介:^^^“理想家园金鼎奖”评委赵冠谦博士访谈^ ^^^^目前“理想家园金鼎奖”评选活动受到各界普遍关注,本报通过对评委这些业界泰斗的系列采访,一方面希望向大家展示住宅产业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希望表明“理想家园 ...
^^^“理想家园金鼎奖”评委赵冠谦博士访谈^ ^^^^目前“理想家园金鼎奖”评选活动受到各界普遍关注,本报通过对评委这些业界泰斗的系列采访,一方面希望向大家展示住宅产业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希望表明“理想家园”的评奖原则到底是怎么样的,什么样的房子可称之为合理的、适用的、以人为本的,以使关心此活动的各界人士能知悉此次活动的推展原则及目的。^ ^^^^近日,本报记者就住宅产业科技化问题采访了“理想家园金鼎奖”评委赵冠谦博士。赵认为:当前住宅产业存在着房改制度先行,部分规范落伍的问题,而住宅产业科技化可向六个方向发展。^ ^^^^房改先行,规范落伍^ ^^^^福利分房已广泛认同,但是,现行的部分建筑规范是在福利分房制背景下出台的,难以适应新的产业形势。新经济、新住宅应充分考虑人的需要,综合考虑功能、文化、精神和人与人的交往等诸多问题,环境应做到景观、绿地、日照、通风的均好。目前国家正在加大科研力度,使规范与市场同步。^ ^^^^方向之一:提高土地利用率^ ^^^^土地资源有限、土地成本过高,使节约土地成为房地产永恒的主题。只有提高土地利用率才可降低社会成本,使住房消费进一步大众化。^ ^^^^方向之二: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具体讲又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首先是珍视现状,珍视地形、地貌、地物(如水面和植被),对这些元素充分保护并利用,使其融于规划,加强小区的个性。^ ^^^^其次,绿色环境,不应追求单一数字,还要考虑绿色系统合理配置,使绿色环境既能改善小气候,又能满足日常功能,当然也应注意后期维护成本。环境的观赏功能是必要的,但现在很多小区将这一功能片面夸大了。^ ^^^^第三,节约水资源。中国是个缺水国家,住宅建设主要应考虑节约用水和水的回收利用。如雨水可收集用于绿化,兴涛小区50%的绿地靠保存的雨水养护。污水可经过中水处理循环利用,满足绿化、浇路、冲洗坐便器用水。还有些小区,将雨水聚集用于地下水回灌利用。这些尝试既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又有社会效益。^ ^^^^第四,利用太阳能技术。从目前的技术看,太阳能主要是用于热水。从全国的趋势看,对太阳能的利用已经从日照时数较长的北方向长江流域等更广泛的区域推广。大量的尝试使集热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并注意与建筑的有机结合。^ ^^^^第五,垃圾回收利用。垃圾的回收利用一是考虑分类回收再利用;二是以垃圾为采暖燃料,在日本有些居住区已经有相当的经验;三是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通过焚烧炉等形式使残余的有害物最小化。^ ^^^^第六,噪声处理。城市噪音、小区噪音、邻里噪音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防治还需要从多方面深入地研究。^ ^^^^第七,日照与通风。在北方,日照是个很关键的问题。追求容积率不能牺牲日照间距。日照也不仅是采光问题,还有杀菌的功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方向之三:智能化技术^ ^^^^小区的智能化技术要注意产品定位与智能化定位的充分协调。现在小区智能化技术主要是从安全防范、信息管理、信息网络三方面发展。安全防范容易实现,需要考虑的是防范与隐私的平衡;信息管理,如三表测量,可减少人工,使小区管理计算机化,降低居民物业成本;至于网络购物在某些地区缺乏平台支持。^ ^^^^方向之四:节能技术^ ^^^^节能是要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再生能源,在北方主要是采暖问题,南方侧重制冷。节能一方面要提高热源的燃烧率,一方面要降低管网系统的散热量,还要提高维护结构(如墙体、门窗)的效能。现在,采暖技术多样化,但哪个的哪一方式更好,需经过科学论证、实践检验。^ ^^^^方向之五:户型的适应性^ ^^^^当前家庭结构复杂化,居民对户型可变的要求很高。^ ^^^^户型可变首先是空间可变,这可以通过大空间结构体系实现,如框架结构、剪力墙体系。其次要研究出既轻又隔音,甚至可自行拆卸的分隔材料。当然也有人认为,居民自己动手改变空间的机会较少,空间可变主要应提供多种户型方案加大居民的选择余地。^ ^^^^空间可变的最大化是管道可变,可目前还没有很可行的方案。^ ^^^^方向之六:厨卫改良^ ^^^^厨房、卫生间是住宅设计中最复杂的问题,综合设计、管线的隐蔽设计,或是厨卫产品的配套供应等都是可考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