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地产

建筑地产

订阅

浪潮信息一房两卖遭整改

2011-11-3 00:00

浪潮信息今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山东证监局出具的责令改正决定书,原因在于浪潮信息2010年12月8日发布《处置公司部分房产暨关联交易公告》,将公司位于济南市山大路224号的6处房产出售给山东浪潮数字媒体科技有限 ...

房产行情下行 广州卖地需缓

2011-11-3 00:00

广州今年最大规模也是最重要的一场卖地盛宴以突然叫停大部分南站地块出让草草收场,政府原本希望快速开发南站重点功能区的造城梦想遭遇市场无情回应。除了楼市宏观调控造成的市场低迷因素外,南站自身在区域定位和开 ...

真正意义的房地产大调整就要到来

2011-11-3 00:00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这一次的房地产调整不会像2008年那样短暂。虽然从强度上看,目前还不及2008年时的最低谷期,但因为周期较长,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一次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迎来真正意义的大调整。不仅包括表面上的 ...

珠海“双限令”开全国先河

2011-11-3 00:00

广东省珠海市政府近日发文称,从11月1日起,珠海对香洲区实行“限购”和“限价”政策,户籍居民家庭和可提供一年以上完税证明或社保证明的非户籍居民家庭,在香洲区只能新购一套住房,而预售价超过11285元/平方米的 ...

国土资源部:保障房用地落实率超100%

2011-11-3 00:00

日前,国土资源部公布,今年落实中央下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用地42614公顷,用地落实率超过100%。其中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城市均超过100%。 国土资源部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 ...

大型房企靠降价拼业绩

2011-11-3 00:00

11月1日公布的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显示,10月100个城市的住宅平均价格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下降,且降幅扩大,环比下跌城市数量也为今年以来单月最多。同时,在限购范围不断扩大和信贷紧缩的双重压力下,龙湖 ...

告赢开发商仍没房产证

2011-11-3 00:00

2006年,刘先生以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价格在世家星城三期E区购买了一套107平方米的房子。依据他与开发商签订的合同约定,开发商应在房屋交付180天内办理权属登记,如因开发商责任,业主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取得房产证, ...

房产交易受阻于银行放款

2011-11-3 00:00

记者调查发现,近期房产交易流程受阻于银行放款进度的案子屡见不鲜。中国银行年初起放贷额度一直捉襟见肘,工商银行额度断断续续无规律可循,建设银行由于摩擦不断而收到若干张传票……除了因上市融资而流动性充裕的 ...

苏州职工5年提取1亿多公积金

2011-11-2 00:00

近日,住建部相关人士透露,将放开个人提取公积金支付住房租金的政策规定。 记者了解到,苏州早在5年前,就已经出台了租房提取公积金的相关政策。11月1日,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通报了累计提取情况,截止到 ...

2012保障房开工数将下调20%

2011-11-2 00:00

记者了解到,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规模将下调。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也在日前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三次会议上透露,财政部和住建部正在研究制定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规模,整体规模会适度下调,但是 ...

住建部拟放开公积金用于租房

2011-11-2 00:00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就楼市限购回答人大常委会委员询问时作上述表示,一旦全国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和银行、税务等系统信息统一到一个平台,就不必再采取限购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办法来调节楼市。 日前,十一届全国人大 ...

住建部:明年保障性住房规模下调

2011-11-2 00:00

中国建筑随大市走低,现跌2.98%,报5.86港元。 住建部消息人士指,各省市正陆续上报2012年保障 性 安居工程计划,据大部分省市上报的指标计划,与2011年相比均有下调,总体下调指标计划保持在20%之內。

住建部:承诺信息系统完善后

2011-11-2 00:00

近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报告开展专题询问。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就建设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做出了相应回答,并承诺信息系统完善后将取消 ...

业内人士称别误读了政府限购

2011-11-2 00:00

日前,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就建设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做出了相应的回答,并承诺信息系统完善后将取消楼市限购政策。并表示,楼市限购政策是行政办法,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此话一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对此, ...

温州:借贷危机源于过度负债

2011-11-2 00:00

关于温州借贷危机的根源,有很多流行的说法。可以说,近年来很少有一个事件能像温州借贷危机这样出现如此之多的解释。这些说法包括货币政策过紧、中小企业融资难、民营经济受歧视、生产成本上升快等。 上述问题除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