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建筑评论

订阅

胡德明:未来建筑的十大趋势

2013-8-25 23:19

  未来建筑会是什么样子,人类会生活在怎样的居住环境中?或许通过这幅图我们大致可以找到一些感觉。这幢建筑表面从上到下整体立体绿化,整栋建筑都由绿色植物环绕在四周。未来生态建筑的内部户型和结构几乎与我们 ...

汕头建筑文化中的美学

2013-8-25 23:19

  从本质上说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作为族群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外显,毫无遮拦地揭示着地域的历史影像和人文特质。生活方式看似不可捉摸,却像水银泻地般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诉诸形制、习俗、语言、器 ...

金磊:中国建筑文化传播要有遗产之思

2013-8-25 23:19

  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2011年8月8日,系列出版物《中国建筑文化遗产》首发式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高度评价它的出版价值,认为“正如同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样,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肩负着城市、建 ...

古根海姆下一站是中国吗?

2013-8-25 23:19

  中国会不会成为托马斯·克伦斯(Thomas Krens)的下一个试验场?对于这个在博物馆的历史上发动一次次革命的纽约人来说,中国空前高涨的文化雄心再次给他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好机会,而他也的确抓住了这众多机遇。在海 ...

王发堂:密斯的建筑思想研究

2013-8-25 23:18

  密斯的全名为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四个建筑大师中,他对建筑文化和建筑理论的影响最为深远,他几乎改变了“世界近2/3城市天际轮廓线”。从 ...

王澍和他的象山乌托邦

2013-8-25 23:18

  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施工的那一天开始,王澍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建筑工人,一周有三次,他都待在转塘镇工地上,而一般情况下,一位建筑师两个月去一次工地已经算是勤快了。这样做的收获之一是,一直到现在,王澍 ...

如何让城市老建筑重新焕发新光彩?

2013-8-25 23:18

  老建筑如同标签一样,是印在城市面孔上的最鲜明的符号之一。3月14日,郑州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城乡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中心城区保护名录》,提出对32处老建筑进行挂牌保护。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 ...

王瑾:未来建筑设计,“人”在哪里?

2013-8-25 23:18

  Frank Gehry发起,UNstudio、Zaha Hadid、Som都加入的计划,暂不说它的内容,单就这样的阵容一亮出便足以引起大半个建筑界的注意。   但是你能想象吗?我们未来居住的城市将不再出现带有明显人文情感的建筑 ...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方法

2013-8-25 23:18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地下砖石结构地下室、水池等工程的防水层及防水混凝土结构的附加防水层,属潮湿条件下施工的刚性防水施工工艺。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及主要机具:   ...

在世界设计之都践行建筑理想

2013-8-25 23:18

  “芬兰有着悠久的设计传统,曾经出现过埃罗·沙里宁、阿尔瓦·阿尔托等建筑大师。现在是芬兰年轻设计师打破传统、续写传奇的时代。”   已是3月下旬,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天空,依然会飘起雪花。但积雪和寒 ...

自闭症建筑设计:“非自闭症患者”方法

2013-8-25 23:17

  这项建筑的设计与普通的专门接受儿童自闭症的学校Celebrate the Children环境相似,在学校的走廊里面遍布彩色的旗帜、照片和学生的手工艺品。由于担心孩子们对这样的环境高度过敏,很多家长会问学校的校长Monica ...

几种外墙保温体系的弊病及其防治措施

2013-8-25 23: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使用空调的住户越来越多。因此,作为住宅建筑的承重结构材料,使用哪一种墙体材料最佳,既保温隔热节能又能承重价廉的轻质墙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

冯原:“建筑东施”的丑陋策略

2013-8-25 23:17

  在这个后现代传播的时代里,绝对会印证马克斯韦尔的那句名言:让人们谈论到你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东施效颦的古训看来要被重新定义了。新近落成的合肥美术馆,就在文化建筑这个公共领域里为我们上演了一场 ...

史小红:建筑项目施工成本控制要点

2013-8-25 23: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企业已经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因此,利润的最大化是建筑企业最主要的目标,然而建筑市场竞赛越来越激烈,企业不仅要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还必须保证企业合 ...

中国摩天大楼安全隐患须重视

2013-8-25 23:17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城市涌现,这些高楼或成为城市地标、或成为企业象征、或成为居家之所。   在社会因高楼而节约了土地、人们因高楼而倍感气派的背后,高楼也隐藏着巨大的安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