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论
订阅
View more
时评:每幢建筑都有自己的气味时评:每幢建筑都有自己的气味
线条、色彩、结构、空间、光线、质感这就是建筑的一切吗?在唇舌间品鉴文化遗产、在气味中探寻建筑特性,乔纳森弗勒告诉我们如何用嗅觉去感知我们身边的建筑。 如今我意识到所有的建筑史专家都妄自菲薄。他们 ...

View more
时评:产城融合跳好城镇化的“双人舞”时评:产城融合跳好城镇化的“双人舞”
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开行最近很忙:与北京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湖南省政府签署涉融852.5亿元的融资协议而就在近期,路透社以匿名消息来源称,国家发改委40万亿元的投资方案被高层否决,由于被传的4 ...

View more
时评:拂去每一座城市的“伤疤”时评:拂去每一座城市的“伤疤”
几乎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地区、每一片土地,都曾经因为不同的原因,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发展创伤。随着时光的流逝,大大小小的伤疤让城市难言真正的美丽。 如何面对城市的伤疤?是让它隐藏在城市的流光溢彩之后, ...

View more
时评:古建筑“复活”靠什么?时评:古建筑“复活”靠什么?
项羽有一句名言:富贵了不回家乡,就好似锦衣夜行。中国人有在故乡建房的传统,无论皖南徽商,还是江门、梅州的华侨,其第一代移民把在外打拼的积蓄送回家乡,建起精美大屋,改善居住条件,同时享受乡邻羡慕和敬重的 ...

View more
时评:“苏联楼”的生死抉择时评:“苏联楼”的生死抉择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陆续开展了156个有前苏联专家援建的国家重点项目,其中在包头布置了包钢、一机等六个项目,一些建筑就留下了前苏联的风格。其中民间所称的苏联楼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建筑。历经了几十年风雨,眼下 ...

View more
张新起:推进新型城镇化应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抓起张新起:推进新型城镇化应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抓起
青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推动城乡一体化方面,一直进行着积极探索。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市长张新起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推进新型城镇化,让广大农民也能过上宜居幸福的小康生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 ...

View more
时评:“天空城市”唯恐高处不胜寒时评:“天空城市”唯恐高处不胜寒
7月20日下午,号称将高达838米、比当前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还要高10米的天空城市在长沙举行基础开工典礼。这意味着,一直备受关注与质疑的该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天空城市一开始就受到舆论关注,不仅在于它 ...

View more
时评:“中国龙”降服世界难题时评:“中国龙”降服世界难题
3月15日,广东南海,风和日丽,碧波荡漾。这里是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海底深处20多米处,南海号盾构蛟龙经过三年多潜伏出洞,标志着由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台山核电站取水隧洞安全贯通。 台山核电站是中法合作 ...

View more
时评:城市综合体交通空间的设计思考时评:城市综合体交通空间的设计思考
综合体建筑将居住、商业、办公、旅馆、文化娱乐等多种不同的使用功能相互结合并综合协调作用,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创造出高度集成各项城市功能的建筑形式。城市综合体高效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有利于节约投资、能 ...

View more
时评:中美谁是明年头号建筑资产大国时评:中美谁是明年头号建筑资产大国
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建造,中国有望最早在明年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建筑资产大国。这是全球建筑资产财富指数的发现。 作为评估各国经济表现的又一晴雨表,该指数对30个国家的道路、机场、公寓楼、购物中 ...

View more
时评:“中国尊”扛不起建筑抗震尊严时评:“中国尊”扛不起建筑抗震尊严
北京CBD低碳商务区示范项目启动仪式隆重举行,这一占地面积超过1公顷,高度超过500米的建筑,起名中国尊,它将成为北京第一高楼。与此同时,中国尊还将创下一项世界第一世界上最抗震的建筑。 世界第一 ...

View more
时评:“高度”的诱惑 想说爱你不容易时评:“高度”的诱惑 想说爱你不容易
纵观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国的各大城市,都已经拥有或者正在建设摩天大楼。作为经济发展的附属品,摩天大楼在二三线城市同样备受青睐。据悉,原高606米的武汉绿地中心准备增长高度,超过632米的上海中心成为中国第一 ...

View more
周榕:设计是现代化历史趋势中产生的合谋周榕:设计是现代化历史趋势中产生的合谋
30年来,中国经历了经济、社会、文化秩序的重建,其中设计成为了秩序重建的一个工具。设计是针对公众而非私人的,可以说,现在的一切都建立在设计的基础之上。探讨设计的中国性,正是当代设计人必须直视与面对的设计 ...

View more
白鹏飞:科学避震应因地制宜白鹏飞:科学避震应因地制宜
地震来临时,如何科学应对?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白鹏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避震要因地制宜。 建筑室内如何避震? 白鹏飞告诉记者,若身处平房或高楼底层,且发现预警现象较早,同 ...

View more
崔愷:建筑师要学会盖房子,更要学会做人崔愷:建筑师要学会盖房子,更要学会做人
跟大师学设计,原本就是一种师承关系。由师傅带徒弟,从普及性的专业角度来讲,这里面含有一种很强的师承印记。应该对于建筑学子进行专门的培训,回归本源。建筑师要学会盖房子,把手艺学到手,是件非常认真的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