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时评:“高度”的诱惑 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3-8-30 14:18|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1| 评论: 0

简介:纵观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国的各大城市,都已经拥有或者正在建设摩天大楼。作为经济发展的附属品,摩天大楼在二三线城市同样备受青睐。据悉,原高606米的武汉绿地中心准备增长高度,超过632米的上海中心成为中国第一 ...

纵观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国的各大城市,都已经拥有或者正在建设摩天大楼。作为经济发展的附属品,摩天大楼在二三线城市同样备受青睐。据悉,原高606米的武汉绿地中心准备增长高度,超过632米的上海中心成为中国第一高楼。随后,长沙又宣布兴建世界第一高楼天空城市,建成后将比著名的迪拜哈利法塔还高50层……

质疑声四起:城市为何偏爱高楼?是城市发展需要还是面子工程?楼层高度能否代表经济实力高度?以摩天大楼的数量来衡量城市竞争力又是否合理?中国真的需要建设这么多摩天大楼吗?

应该看到,摩天大楼的诱惑是全球通病,在经济快速崛起的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也被看成是彰显财富与权威的手段。然而,这种手段的确让人爱不起来。

建造摩天大楼是一个在全球都颇有争议的话题,争议的焦点就在于安全与环境。有专家指出,高层建筑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如何抗击各种灾害,抵御突发事件甚至恐怖袭击都是高层建筑必须面对的问题。超高层大楼招租率低、维护费用高等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摩天大楼的建造已经没有太大的困难。然而,要不要建摩天大楼或者在城市里如何处理摩天大楼,并不是工程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摩天大楼本身是高密度城市化生存的一种产物。办公建筑的高层化,住宅的高层化都发生在一些人地关系比较紧张的地区,要承载那么多人口,城市只好向立体化发展。因此,建造摩天大楼更应该根据具体需求而定,而不应盲目建造。

摩天大楼作为城市标杆直观展示城市地位和形象无可非议,但一味求高使得国内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缺乏特色。二三线城市的摩天大楼更像是地方政绩和形象工程的一种炫耀,缺乏对城市配套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考量,难免沦为华而不实的摆设。除了城市形象的提升,城市品牌的打造,拉动经济的美好愿景,这种一哄而上的“摩天大楼热”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物质崇拜与好大喜功心理。

城市的文明与实力并不一定需要摩天大楼来体现。争建摩天大楼并不是什么好事,不仅对经济拉动效果有限,如果技术和管理跟不上,说不定还会起反作用。自上海陆家嘴第一批摩天大楼兴起,20多年来,越来越茂密的水泥丛林收获的不仅是中国人好奇与崇拜的目光,更多的则是对摩天大楼疯长的担忧。“摩天大楼热”该如何降温,对城市文化与形象工程之间的权衡仍有待继续探索。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