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论
订阅
View more
时评:警惕"城市病"走进小城镇时评:警惕"城市病"走进小城镇
城市病指的是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今不仅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就连一般的、10万人左右的小县城已经开始出现城市病,城区中心地段基本建成积木式的,人口拥挤,汽车堵塞,一些县城 逢 ...

View more
时评:“美丽乡村”别都建成洋楼时评:“美丽乡村”别都建成洋楼
当我们的每一个乡村都是很美的时候,整个美丽中国就出来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对本报记者说,此次参加全国两会,他带来了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现在,我们对城市建设高度重 ...

View more
时评:建新行政大楼并非为面子时评:建新行政大楼并非为面子
万江区委区政府的大楼,在东莞32个镇街的政府大楼中,可能是最小最破旧的。不过,办公机构过于分散、停车不便等因素也确实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昨天接受媒体集中采访时,万江区委书记吴志刚称,以万江行政文化中心区为 ...

View more
刘力:权者才是建筑文化的杀手刘力:权者才是建筑文化的杀手
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折射了它的历史变迁、反映它的文化脉络。然而我们发现,本该由地域不同而各有千秋的建筑,如今却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城市文化价值也在逐渐丧失。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特地走访到著名设计机构洲联集 ...

View more
时评:历史文化街区如何变“豪华会所”?时评:历史文化街区如何变“豪华会所”?
在著名历史文化街区福州三坊七巷,一些名人故居和古建筑被出租经营,还出现了消费不菲、门禁森严的富贵私人会所,三坊七巷甚至被称为酒肉巷,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高消费的会所 非请勿进的会馆 现在 ...

View more
时评:建筑视野下的美学变迁时评:建筑视野下的美学变迁
读建筑学博士、文化批评家冯原的批评文集《被压迫的美学:视觉表象的文化批评》,不用被这个貌似抽象的题目吓住,其实所论述的问题很是直观。视觉表象的文化批评视觉是指所看到的,即对所看到的事物的表象来从文化角 ...

View more
时评:走近“工厂造房”时评:走近“工厂造房”
一幢100米高、30层、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大楼仅用了15天就拔地而起。更吸引眼球的是这幢特殊建筑身上的一连串数据:从搭建到入住只用了48天、只产生1%的建筑垃圾、能抗九级地震、相比常规建筑5倍节能、20倍空气 ...

View more
时评:广州骑楼区限高形同虚设时评:广州骑楼区限高形同虚设
在广州北京路万福路骑楼区内,一栋超百米的高楼将拔地而起,高度远超过了历史城区新建建筑30米的高度上限。从6月20日开始,粤海地产公司珠光路一栋高层建筑建设工程开始在广州市规划局网站进行批后公示。 文 ...

View more
时评:建筑方针60年 贵在坚持 意在传承时评:建筑方针60年 贵在坚持 意在传承
适用、经济、美观我国的建筑方针自上世纪50年代提出并明确,至今已走过60年一甲子。历史上的转瞬,演绎出中国建筑行业最富革命和颠覆性的发展阶段。 不论是政府界、设计界人士还是传媒界的观察者,长期历练积 ...

View more
时评:你会因为寒冷离开一座城市吗?时评:你会因为寒冷离开一座城市吗?
近日有不少网友向该报网友@两会栏目提出能否在武汉实现集中供暖,该话题也多次出现在当地政协委员的提案中,他们坚持的理由是:武汉不集中供暖不会死人,但会留不住人。 你会因为寒冷离开一座城市吗? ...

View more
时评:北京伦敦洛杉矶,治霾三城记时评:北京伦敦洛杉矶,治霾三城记
北京、伦敦和洛杉矶都有过空气质量糟糕的历史。虽说伦敦和洛杉矶还远算不上完美,但它们已走出空气污染最严重的阶段。当前似乎正处在空气质量最差时期的北京可以向这两座城市取经。 向天然气冲刺 ...

View more
时评:景区需摒弃以票养园的狭隘思路时评:景区需摒弃以票养园的狭隘思路
阳光明媚的春天正是出游好时机,然而新一轮的景点涨价潮让公众望游兴叹,近日,某媒体对7338人进行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83.9%的受访者直言当下我国公共景点门票贵;87.0%的受访者说,许多原本是公共资源的景点已沦为 ...

View more
时评: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建筑大有可为时评: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建筑大有可为
大规模发展绿色建筑,不仅可以把建筑节能总体目标限制在10亿吨标准煤以内,甚至可能会低于8亿吨标准煤。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节水节材从而降低工业能耗。 从目前各省已有的绿色建筑项目数量来看,江苏打头阵 ...

View more
时评:沙湾古镇 该不该围蔽收费?时评:沙湾古镇 该不该围蔽收费?
从明年元旦起,沙湾古镇景区将实施围蔽管理。届时,非沙湾镇户籍游客进入景区,即使不参观留耕堂等收费场馆,也必须花钱购买55元的门票,才能游走于古镇的大街小巷。消息一出,立即遭到多方质疑,不少居民认为,沙湾 ...

View more
时评:“摩天热”毁掉伦敦天际线?时评:“摩天热”毁掉伦敦天际线?
目前,整个伦敦至少有30栋摩天大楼在建或者在筹建,高度集中在150米到200米之间。这些建筑是投资者们的欲望和政府当下政策的现实投影。伦敦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遵循建筑品质高、建筑地点正确两个基本原则,然而,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