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建筑评论

订阅

时评:建筑设计,撬动行业的支点

2013-8-30 14:27

毛大庆:民族面临文化救赎 对文化的尊重,就是对知识的尊重。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尊重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就国内建筑设计界来看,中国设计师的感受很明显。 在国外,我遇到过两件印象深刻的事情。 ...

时评:城镇化需要顶层设计

2013-8-30 14:27

十堰只是全国山地开发的一个缩影,在地方财政普遍成为土地财政的今天,各地开山造城的冲动尤为强烈,但是,造城果真能让一个城市涅槃重生吗?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一座城市的兴建和规划,不应过分依赖土地 ...

时评:保护老地名沿革是对城市的态度

2013-8-30 14:27

鉴于广州老地名消失太快,政协委员黄淼章呼吁要赶紧抢救!他认为,广州应向南京等地学习,将老地名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他建议,由市民政局牵头建立一个专门的老地名保护委员会,尽快开展老地名普查,建 ...

时评:绿色设计能否等同于可持续设计

2013-8-30 14:27

@建筑专题V王曦:在提倡可持续设计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业主在选择设计单位的时候,已经司空见惯地将能否实现绿色设计作为招标的必要条件,那么,何为绿色设计?绿色设计又能否等同于可持续设计?二者有没有根本的差异 ...

时评:如何避免“热岛效应”

2013-8-30 14:27

近日,滚滚热浪灼烧我国十多个省市,罕见高温让人备受煎熬,同时也让人困惑,现在的城市为什么这么热? 这么热,主要原因是天气因素,但城市一些人为对环境施加的影响,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最为关 ...

时评:长江中游城市群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

2013-8-30 14:27

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之后,哪个区域将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这在去年12月前,引人关注的同时,并未有定论。 2012年12月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在江西九江主持召开区域发展与 ...

德媒:中国城市生活乏味 缺乏独特个性

2013-8-30 14:27

德国《焦点》周刊6月30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大城市个性不能规划中国正在流水线上打造新的大城市。这个国家制造的城市化谜团,令我们欧洲人很难理解。 我们很难用以往的经验去理解。任何经验丰富的欧 ...

李文捷:寻找城市的魂

2013-8-30 14:27

在一次城市再生与发展的国际论坛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将三个中国城市的照片同时放映,让人们识别出它们分别是哪一个城市,但是照片中的三个城市除了高楼大厦、立交桥、霓虹灯,竟然无其它信息可以作为识 ...

许允恒:怎样在英国学建筑与做建筑

2013-8-30 14:27

许允恒简介: 建筑游人,出生于香港,毕业于英国纽卡素大学建筑系。曾参与香港、北京、上海、伦敦、埃及、南非、等地的建筑项目。2年前,他开始在英国、香港、台湾、内地撰写建筑旅游文章,引起强烈反响。他 ...

时评: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

2013-8-30 14:27

建筑领域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在总能耗中长期占有大约1/3比例。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这一领域的能源消耗量还将持续增长。转变建筑领域发展模式,推广绿色建筑,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田宝江:我们的城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建筑?

2013-8-30 14:27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摩天大楼不断出现,它们一次次刷新着最新和最高的纪录,一次次触摸城市更高的天际线。高楼竞赛,引发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建设世界第一高楼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因为高度是很容易被 ...

朱兰玺:以为民理念建生态园林城市

2013-8-30 14:27

一个县级城市能把园林绿化做多大?在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生态文明美丽中国高层论坛上,与京苏杭这样的大城市并肩在论坛上作交流发言的山东省寿光市市长朱兰玺向与会嘉宾提交了这样一组数字:城区总绿化 ...

时评:未来十年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王牌

2013-8-30 14:27

任何经济体的增长模式都是由消费、出口和投资三种方式组成,这被称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然而,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趋势的背景下,出口和消费这两辆马车都力量薄弱,拉动经济增长只能靠投资,而投资的最大引擎就是 ...

江曼:精细化管理存在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两个维度

2013-8-30 14:27

江曼 九源(北京)国际建筑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用更为长远的眼光来看,未来建筑设计行业的竞争更多的是管理水平的竞争。基于这样的思考,管理精细化的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的精细化存在两个维度:一 ...

时评:建筑设计应走出模仿与克隆

2013-8-30 14:27

近日,微博上一组图片引起热议,图片下方赫然写着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像美国白宫。该微博随即被疯狂转发,各大媒体也纷纷以类似山寨白宫图书馆给予报道传播。浅层次的模仿和克隆正在成为许多城市建筑的通病,且呈越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