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城复兴规划方案昨天“亮相”
摘要: 昨天,南京十一个区中,《秦淮区总体规划(2010-2030)》最后一个“亮相”,开始对市民征询意见。新规划尤其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并明确在景观线敏感区中华门至新街口,将改变新街口目前较散乱平缓的天际线现状。规 ...
昨天,南京十一个区中,《秦淮区总体规划(2010-2030)》最后一个“亮相”,开始对市民征询意见。新规划尤其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并明确在景观线敏感区中华门至新街口,将改变新街口目前较散乱平缓的天际线现状。规划还提出秦淮区将布局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设13个站点;大力建造适宜步行3至5公里的林荫步行系统;利用内秦淮河上水资源,发展水上巴士交通和旅游交通。 新规划提出秦淮区要形成“一城、三线、九片”的空间保护结构。“一城”是指南京老城的历史街区。“三线”指中华路南唐御街轴线、明城墙与护城河历史景观线和内外秦淮河水道景观线等3条历史线路。“九片”,指三线分布的4片历史文化街区,5片历史风貌区等9个历史地段。保护留存传统风貌区的历史街巷共68条,保护25处历史公共空间,保护老城南地区与城东干道、城西干道、纬七路之间的景观。老城南和中华门外的夫子庙传统街区、门东门西地区传统住宅区和大报恩寺遗址区、金陵机器制造局历史建筑群地区也被划定为控制建设区,建筑高度不能超过12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