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公共休闲将多192新去处
摘要: 东莞中央生态休闲区初步规划方案确定 东莞将设239个开放空间构建“泛中央休闲区” 定位于打造“岭南都市水乡”和“高端休闲会客厅” 重点提升“黄旗山-同沙-水濂山”黄金三角的品质升级和滨江水乡 ...
东莞中央生态休闲区初步规划方案确定 东莞将设239个开放空间构建“泛中央休闲区” 定位于打造“岭南都市水乡”和“高端休闲会客厅” 重点提升“黄旗山-同沙-水濂山”黄金三角的品质升级和滨江水乡特色 东莞市中央生态休闲区初步规划方案确定,东莞将设239个开放空间,以打造“岭南都市水乡”和“高端休闲会客厅”为特色,构建“泛中央休闲区”。昨日,记者由东莞市城乡规划局了解到,近日召开的东莞市中央生态休闲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已通过了该规划方案。 构建“泛中央休闲区” 今年年初,东莞市市委书记刘志庚在城建亮点工程视察活动总结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大市区建设步伐,启动中央商务区、中央商贸区、中央生态休闲区的规划建设工作。随后东莞市成立了中央休闲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历经大半年调查后,中央生态休闲区的构建方案最终由我国知名景观设计公司——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中标,东莞市城乡规划局于近日召开东莞市中央生态休闲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原则通过了该规划方案。 据了解,本次规划将东莞市中央休闲区定位于打造“岭南都市水乡”和“高端休闲会客厅”,以构建东莞完善的休闲社会体系为目标,从休闲社会特征入手,将休闲环境、休闲产业两大要素作为休闲社会的两大支撑系统,通过休闲资源研究、生态基础设施、开放空间规划来确定休闲社会的空间载体与产业载体,构建“泛中央休闲区”。 共设239处开放空间 据介绍,规划紧紧围绕“黄旗山-同沙-水濂山”黄金三角的品质升级和滨江水乡特色的整治提升两大重点工作任务,以东莞市区山水格局的构建为核心,形成了“三级节点、三级廊道、九大片区”的开放空间体系。 其中新增城市级开放空间5处(原有10处),片区级32处(原有15处),社区级155处(原有22处),建成后共有239处开放空间,同时提出“三心、四环、六片”的休闲空间格局。 此外,在构建东莞休闲体系的基础上,规划摒弃了以往“破山、填水、弃脉”的开发方式,转而采用“连山、亲水、续脉”的理念,按照“控制、保护、修复、提升、连接”的思路,选择了一些重点休闲廊道和节点进行详细设计,并根据东莞实际提出了近期建设计划和项目库,使生态休闲区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2011年~2015年大力推进项目实施 东莞市副市长梁国英在东莞市中央生态休闲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文化、生态、宜居是东莞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中央生态休闲区对城市持续发展和城市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他表示,在该项目的建设上,一要深化实地调研,强化项目的可操作性;二要注重休闲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三要确保休闲廊道的通达性,逐步形成休闲网络;四是草拟中央生态休闲区实施办法,为后续实施提供保障;五是加大中央生态休闲区的宣传力度,强化公众参与。 另外,根据东莞市中央生态休闲区规划建设工作的整体安排,待规划成果通过审批后,东莞市政府将在2011年至2015年大力推进项目实施,通过政府投资逐步构建具有东莞特色的休闲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休闲设施和休闲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持续发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