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设计未来城市需要转变价值观
这个被称为“维纳斯计划”的未来城市设想,是现年94岁的设计师兼发明家雅克·弗雷斯科早在1975年左右和生活伴侣罗克珊·梅多斯创立的。弗雷斯科说,他之所以致力于未来城市的构想,是因为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未来之城”的若干样板 西班牙《阿贝赛报》在今年评选出十大“未来城市”设计,其中之一是将建在马来西亚北部槟榔屿州的“环球城市中心”。其入选的原因,是这个“中心”的主体建筑是两座高度超过200米的异形摩天楼,大楼脚下是一个小型城市。它将提供近100万平方米的公用面积,设计者希望赋予两座大楼海狮的形态,并在建筑结构中添加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装置,以便使它成为一座生态环保之城。评选者们认为马亚西亚发展这一项目,是促进该国经济发展的系列举措之一。 《环球》杂志记者联系到了槟榔屿州首席部长秘书,希望就“环球城市中心”的相关内容进行采访。但得到的回复却是:槟榔屿州并没有准备实施这一项目,也没有准备任何类似项目的建设,这一项目恐怕只是停留在设想的层面,该州唯一与这个项目相关的可能就是环保规划,但这个规划也只是规范垃圾分类等内容,并没有类似光伏发电这样的科技举措。 那么,到目前为止,有没有已经开始建设的“未来之城”?关于未来之城的设想在哪些国家已经具备了实现的条件?它们到底是虚无缥缈,还是切实的可行之计? 维纳斯计划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维纳斯,有一个面积大约为8.5公顷的研究中心。在这里,一些未来城市的局部模型已经被搭建出来,其中包括著名的圆形城市。它以正中的主建筑为地标,围绕它建立各种功能区。由于其存在的社会以资源为本,依靠各种新技术满足人类的生活所需,因此这一城市并不存在经济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向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和更多休闲时光,将他们从一成不变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这个被称为“维纳斯计划”的未来城市设想,是现年94岁的设计师兼发明家雅克·弗雷斯科早在1975年左右和生活伴侣罗克珊·梅多斯创立的。弗雷斯科说,他之所以致力于未来城市的构想,是因为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尽这种生活听上去类似空想,但这一构想的确反映了不少人对现代社会的不满与幻灭。弗雷斯科的价值观与他设计的未来城市紧紧相连。在他构想中,贫穷、失业、犯罪和人口过剩等现代社会问题根源在于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现代经济制度。他构想的未来城市应以资源为本,而非围绕利润而建。“要想改变世界,我们必须有一套不同的价值观,”今年3月15日,他在纽约对大约800名前来参加“时代精神运动”年会的听众如此说道。 在他的设计中,机器将控制政府机构和工业组织,通过被称为“全球自动感应系统”的人工智能系统保护自然资源。这一设计也许让人想起科幻电影里的灾难前兆,但弗雷斯科认为,机器和人不一样,它不会感情用事,不会充满攻击性。 如果说“维纳斯计划”更近空想,美国不少城市在改造自身上所做的不少事情则是实干,通过节能、减排等措施让城市变得“更绿”,以另一种更为缓和的方式实现“维纳斯计划”中以资源为本、保护自然资源的设想。比如,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6月启动了迄今美国规模最大的“自行车共享”计划,投入700辆自行车、设立65个自行车站,为乘客和游客提供便捷、零排放的交通选择。这一计划,已经超越了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今年5月启动的同一计划,那时丹佛投入了500辆自行车,设立了50个自行车站。华盛顿市也计划在今年秋季大规模拓展现有“自行车共享”计划,将投入使用的自行车数量从最初的120辆增至1000辆以上。 奥亚纳工程顾问公司董事唐纳德·菲利普在这家知名建筑咨询公司专门负责交通设施建设。他在一次偶遇中告诉《环球》杂志记者,他认为发展高速铁路等节能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美国人的交通习惯,也会改变美国的城市面貌。以奥亚纳工程顾问为例,这家曾参与悉尼歌剧院、水立方和希斯罗机场五号航站楼等知名建筑建设的公司方面介绍,它在其参与的所有工程中都会考虑气候变化等因素,力求让今天的建筑能经受明天的挑战。 这一想法也许是为更多人所接受的思路。未来的城市并非把今天的城市推倒重建。每个文明都有需要保存的历史和遗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造我们的城市、保护我们的环境,或许比推倒现有体制重建更为可取。 不过,弗雷斯科起码有一点是对的,要建设未来城市,必须首先转变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