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城市强手如林,广州“首善”路在何方?
摘要: 自“首善之区”提出以来,外界就对周边城市与广州的关系提出了不少尖锐的看法:就现代产业体系而言,广州不如深圳;就现代宜居城市而言,广州不如珠海。那么,广州凭什么摘取“首善之区”的桂冠? “城市 ...
自“首善之区”提出以来,外界就对周边城市与广州的关系提出了不少尖锐的看法:就现代产业体系而言,广州不如深圳;就现代宜居城市而言,广州不如珠海。那么,广州凭什么摘取“首善之区”的桂冠? “城市定位固然重要,但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关键是市场力量能够牵引其朝着定位的方向发展。”一位深圳的学者如是说。显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广州要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善之区”,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远。 深圳抢占了广东金融高地 与新锐城市深圳、珠海,甚至与其以南的香港、澳门相比,广州欲要打造区域内的“首善之区”,将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与挑战。 “事实上,距离香港、深圳太近,本身就是个挑战,”彭澎认为,建立“首善之区”,首先就要面对深圳带来的压力。而广州要成为“首善之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目前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产业模式,着力勾画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以金融业为主导的高端服务业。但不幸的是,深圳作为华南地区的金融服务中心,其在高端服务业方面的地位已经稳固,广州是很难超越的。 据了解,目前深圳正在悄然转变自己的城市定位,提倡构建香港金融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社会分析人士分析,将来深圳将与香港连为一体,成为深港金融中心,其带动及辐射作用将遍及全国乃至亚太区。对此,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提议,广州金融业可错位发展,走专业化发展路径。“就世界范围来看,金融中心有全能型及专业型,深圳金融服务业结构相对完整与完善,广州可专力发展最为擅长某一专业性金融服务领域。” 珠海稳居和谐城市之首 广州的另一重“比较”压力,来自于两小时车程不到的兄弟城市珠海。 尽管近年来珠海GDP总量在广东处于弱势地位,但人均GDP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在城市规划与环境管理方面,已成为众多珠三角城市学习的典范。 审视珠海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它所走过的是一条不同于广州“先污染,后治理”路径。在进行城市规划与管理的过程中,珠海自始至终把环境要素排在相当的地位。“珠海的后顾之忧少很多,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珠海在这一方面技高一筹。当目前很多城市忙于修修补补之时,珠海已经安全着陆,继续前进,并有可能后来者居上,” 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会长、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范英说。 范英同时指出,从珠海的案例上,广州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城市的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是更要看到未来的发展。比如在设计城市规划之时,尤其要坚持大环保、大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能因为要解决燃眉之急而轻易启动有损于环保的项目。 试点区先行,为广州探路 站在高手云集的珠三角之巅,广州这个老大哥,越发显得无力。其城市发展所积累的弊端,逐个暴露于阳光之下:治安差、环境脏、交通乱,不宜居、政府服务弱、城乡统筹弱,广州的“首善之区”之梦到底如何才能圆? 就目前来看,广州仅是提出了一些战略性的设想,具体行动尚未展开。 据彭澎透露,现在已经确定的是:越秀区将作为“首善之区”的核心功能区。彭澎认为,越秀区作为广州的中央政务区,政府的很多服务性功能在越秀区体现了出来,在东风路打造的“黄金八公里”中,遍布了省市的政府机关,以及国有企业总部。而且,广州的很多文化内涵也在越秀区得以彰显,可以说整个广州城的核心功能都集中于该区。因此,“将越秀区打造好了,首善之区的很多功能就会体现出来。”彭澎说。 日前,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视察越秀区时,曾表示越秀区应该成为广州“首善之区”的典范,探出一条路子来。因此有专家分析认为,越秀区极可能成为首善之区的先期试点。 广州的另外一个功能区,是以天河为主体的中央商务区,即广州的CBD。“这两个功能区建立的成败,在某种意义上将决定''首善之区''的成败。”彭澎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