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深圳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深圳建筑抗震设防7度高过香港

2012-9-1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28| 评论: 0

摘要: 9月7日11时19分,云南彝良县5 .7级的地震,已过去了数天。云南地震是一面镜子,又暴露出建筑抗震性能在灾难面前的重要性。其实地震离深圳并不遥远,今年初河源地震深圳也有震感,而深圳所处的珠三角地区也是2006-202 ...

9月7日11时19分,云南彝良县5 .7级的地震,已过去了数天。云南地震是一面镜子,又暴露出建筑抗震性能在灾难面前的重要性。其实地震离深圳并不遥远,今年初河源地震深圳也有震感,而深圳所处的珠三角地区也是2006-2020年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因此深圳城市建筑的防震减灾设计责任重大。

目前深圳的建筑物遵循的是什么标准规范、抗震标准怎么样、哪些地方或类型的房子需要加强?本期楼市会客室,邀请到富有实战经验的结构工程师以及质量监督人员,对提高建筑物防震效果和建筑标准各抒己见。

假设震中在深圳,也可抗5 .5级

目前深圳建筑物的抗震标准是怎样的?对于建筑抗震的性能有哪些设计规范和验收标准?据报道,抗震设计规范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修订的。从1974年第一版国家标准之后,1989、2001、2008、2010年都有修改提高,因此不同时期建设的房子是按照不同的抗震设计规范做的。深圳特区成立后,经济总量不断提高,财产越来越多,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特区政府要求提高抗震设防标准,规定市区范围内是7度,关外有一部分是6度。

7度的设防烈度,相当于可以抵御多大级别的地震?

假设震中、震源就在深圳市,可以抵御大约M 5.5级的地震,如果震中越远,可以抵御的级别就更高了。当然,这里说的“能抵御”,是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也就是建筑抗震设防的目标。

有人建议提高深圳的建设设防烈度,比如北京现在是8度,有没有这个必要?

这个要国家层面专家研讨。国家有一个地震烈度区划图,是根据历史上这个地方出现的地震的大小、概率等因素定出的设防烈度,比如广东省内最高的设防烈度有8度的,如汕头、潮州等,也有最低6度的,如韶关、肇庆等。香港的房子建得又高又细,看着就很吓人,但他们并没有对建筑物抗震设防的统一标准。可以说只要我们的商品房按照正规设计,抗震能力是没问题的。还要看建筑造型,每栋楼对地震的反应都不一样。比如说超高层建筑高达400米就不是由地震控制,是由风荷载控制,要不要提高设防烈度影响不大。

国家规范对设计是最低的标准,至少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每家设计单位必须要遵守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如果业主单位有要求的话,标准是可以提高的,但业主单位不能要求降低标准。

各位在实践过程中,有没有碰到哪个项目主动提出提高抗震标准的?

没有碰到过,提高抗震标准直接意味着建筑成本的增加。不过相关的设计和验收标准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本身就提高了造价,只要符合国标就没问题。隔震、减震技术在深圳用得并不多,甚至是非常少。一是深圳不在地震多发带,认为没这必要,二是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材料成本都还是其次,如果用隔震、减震技术会拉长工期。呼吁对老房子进行抗震加固处理

不同时期建设的房子是按照不同的抗震设计规范做的,那么老房子是不是就没保障了?

深圳一些老的学校,比如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前几年在做抗震的加固工作。特别是学校、医院要进行抗震检定,检测如果抗震级别不够就要进行加固。小学有些加固,有些拆掉重建。政府进行抗震的检测界定,界定完以后让我们来判断这个房子还有没有价值。这里有一个比较,如果加固要很多钱,还不如拆掉重建。

只对学校?那些旧的商品房小区、城中村等,怎么办?

应该呼吁相关部门重视,将老房子对照现在的抗震标准进行加固,当然资金问题要分政府财政支出或业主出资、社会资金。如果老房子要跟新建房达到同样抗震设防标准,肯定有差距,那就差多少补多少,要做加固设计、加固鉴定。2010年标准代表我国抗震最高的水平了,这以后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和施工,能保证质量。

是否通过技术手段加固处理就能达到现行设计一样的抗震效果?我在网上查到有专门的抗震加固公司。

至少达到目前的最低标准(即7度设防烈度),有些房子不加固之前是6度设防,甚至是5度。抗震加固也要设计,也有标准,设计完后准备使用多少年,与使用年限有关系,还要满足现行的规范要求。如果按照规范标准来加固、设计、施工,在加固完后可以达到同样的设防标准。

是否有些还是根本的材料问题,按照现在的抗震标准已经淘汰了?

比如砖石结构,结构要求有一定的强度,还要有一定的韧度,结构能够消耗地震的能量,在能量输入时自身进行消耗,砖石结构消耗能量很弱,此外就是要限制高度,深圳目前砖石结构基本淘汰了。那要是这样的,就不加固了,直接拆了重建。偷面积的房子遇地震最危险

在具体项目设计、建造过程中,是否有些做法是有损于建筑抗震性能的?

超限的建筑物特别不利于抗震,抗震性能比较弱,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而且成本会成倍增加。从抗震概念来说,建筑物要简单、规则、均匀、对称。这是结构的要求,但建筑师通常会觉得这样房子太单调了,非要弄出些有特别设计感的形状出来。尤其国外的建筑师很强势,结构工程师只能尽量满足他们的造型设计,可同时要满足抗震要求,就只能花钱使用更好或者特殊的材料,造价就上去了。现在超高层建筑的造价基本都比普通的楼翻倍。

一些造型怪异的建筑,比如“大裤衩”、“大秋裤”等,不利于抗震?

好的建筑是美学和力学的统一,既符合力学也符合美学。比如说柱子上面小下面大就符合受力原理;如果倒过来,下面小上面大就不符合受力原理,我觉得这样也并不好看。悬挑栏也是,根部大端口小就符合力学原理,反过来则违背力学原理。造型越怪异,就越需要通过额外的花费和技术手段,才能达到基本的抗震标准。

总的来说,国家对结构设计很重视,从标准的制定到监管都有一套规范,建设部目前112号文件规定超过规范的建筑物要专门审查,这些叫做超限,比如一些不太符合力学的设计、高度突破了规范规定的高度,不能说不能建,但是要经过论证和专家评审,重要的是还要经过国家级的专家评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