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结构 查看内容

人大代表:地震区域应推行农房建设强制标准

2014-3-11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09| 评论: 0

摘要: 摘要: 某全国人大代表日前表示,要在全国农村,特别是高烈度地震区域强制推行抗震设防标准。在近年来发生的地震中,包括2008年汶川、2010年玉树、2013年雅安地震中,房屋垮塌大部分是农民自建房屋。 人 ...

摘要:某全国人大代表日前表示,要在全国农村,特别是高烈度地震区域强制推行抗震设防标准。在近年来发生的地震中,包括2008年汶川、2010年玉树、2013年雅安地震中,房屋垮塌大部分是农民自建房屋。

 人大代表:地震区域应推行农房建设强制标准

 人大代表:地震区域应推行农房建设强制标准

    地震中农房垮塌严重,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原因在于农房建设长期不受重视,建筑质量差,更不要提达到抗震设防标准。汶川地震专家组发布的《“5.12”汶川地震房屋建筑震害分析与对策研究报告》指出,房屋垮塌的原因之一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房屋的预制空心楼板中大量使用冷拔低碳钢丝构件,同时农村建房中大量使用“干打垒”等土筑墙形式,用泥、砂或糯米浆为主要粘结材料的房屋,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差。《“4·20”芦山强烈地震房屋应急评估情况的分析报告》也指出重灾区农房毁损十分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自建房中大量使用简易的砖混、砖木、土木等结构形式,没有必要的构造措施,砌筑墙贴的黏结材料强度差,房屋整体性和抗震能力弱。
    这些都是因农房建设不合规发生的血的教训,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建房都没有经过专门设计人员的设计,没有设计施工图纸,主要是由村民自己组织施工,根据个人意愿以及传统的施工工艺建造而成的,加之由于资金短缺,在材料选择方面主要考虑经济性,却没有考虑抗震性。可以说,中国广大农村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一旦发生地震,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是难免的。
    在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后,房屋重建也陆续展开。2008年国务院通过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规划,加固168.36万户农村居民住房,新建218.87万户农村居民住房。2013年国务院通过的《庐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规划加固19.83万户,新建15.03万户。对农村居民住房的建设做出了具体规划和相关优惠政策。
    但在调研中发现仍存在问题,他介绍说,一是自建农房没有质检控制体系。农村居民说他们自己的房屋是自己组织修建的,并没有遵照相关图集规划,而且在完成后也并没有行政部门进行质检与验收。二是优惠政策不能弥补农民建房资金缺口,汶川、雅安地震给予重建户均补助标准是2万元,此外还有2.5万元优惠商业贷款。但是随着物价上升,在农村兴建房屋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至少要花费20万以上,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对此,他建议的措施包括,在全国农村,特别是高烈度地震区域强制推行抗震设防标准。防患于未然,借鉴汶川地震及雅安地震农房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改变农民自主建设模式,为农房建设提供规划图,并必须达到一定抗震设防标准,对修筑农房进行验收。
    同时,在全国开展房屋抗震普查,对农房建筑质量进行摸底,结合我国城镇化建设,据此制定重建规划。另外,针对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问题,应加大研发推广低成本建造方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