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250岁五亭桥第六次“整容”

2007-6-29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30| 评论: 0

摘要: 昨天,瘦西湖风景区的五亭桥正式开始“保养”,施工人员着重于桥亭顶部维护,并对木质建筑进行油漆,以尽量恢复五亭桥古貌。此次整修,是创建于1757年的五亭桥自1990年后17年来的首次整修,这也是五亭桥创建以来第六 ...
昨天,瘦西湖风景区的五亭桥正式开始“保养”,施工人员着重于桥亭顶部维护,并对木质建筑进行油漆,以尽量恢复五亭桥古貌。此次整修,是创建于1757年的五亭桥自1990年后17年来的首次整修,这也是五亭桥创建以来第六次大修。

【现状】五亭桥屋面有多处坍塌

  目前,五亭桥桥身稳固、桥台平整,无裂缝与沉陷,桥亭内的梁柱保存完好,桥亭通过石鼓传递荷载到桥台,亭柱与桥台不直接连接,亭和台的关系是简单的叠加关系。但据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副主任许玉萍介绍,五亭桥屋面历经17年的风吹雨打,苫背松动,导致琉璃瓦多处滑移、坍塌,戗脊倾斜、倒塌,西南角亭东北脊倒塌。

  许玉萍说,2006年他们在给五亭桥“体检”时发现,由于夏季暴雨,五亭桥西北角亭子的三条脊倒塌,宝顶也岌岌可危,其屋面已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建筑的不安全已对游客和桥下往来的游船构成威胁,所以桥亭的保养维护已迫在眉睫。

【维修】屋面部件全部恢复古貌

  此次维修,将花费30万元,重在恢复“古貌”。

  此次保养维修的重点是五亭桥的屋面琉璃瓦、屋面揭瓦,并将重做苫背,翻盖琉璃瓦。维修中,将做到苫背厚度与原来一致,增补的琉璃瓦色彩、型号、大小、重量,与现有琉璃瓦一致。

  据悉,屋面宝顶1954年曾用灰板条钢丝网粉刷,1989年改水泥预制板,这次维修将恢复古建正常做法:水磨方砖十字错缝套雷公柱用水泥油叠装,中心灌糯米汁。此外,子角梁套兽、庑廊脊兽、混凝土寿字脊、鱼龙吻、吻座原来一直是水泥制品,与古建筑风格也不符,这次维修将按原样换为砖细(古建术语,指用砖制成的部件)。

  据了解,本次维修还将拆除现有屋面上及桥台上所有与古建筑不协调的灯带及泛光灯具。而历次维修添补的铜铃,虽然式样与历史一致,但一直不响。景区方面调查发现,风铃虽是铜制,但材料不是响铜,这次维修,要求按原样尺寸用响铜铸造,以重现风来声响的美韵轻音。此外,桥亭木结构将用国漆养护出新,先用国漆熟漆漆一遍,再用底油刷一遍、底色二遍,立柱国漆地仗为朱红色,其他木构架荸荠色。

  许玉萍告诉记者,维修期间,五亭桥两侧将悬挂同等大小的立体喷绘,以方便游客留影。在保证安全情况下,不中断水上游览线,对脚手架的下面实行封闭到位,不会让一片瓦一块砖掉进湖中。

  五亭桥维修期间,水上游览线不中断,整个工程将于国庆节前全部完工。

【缺憾】17年前未完成预定计划

  1989年10月20日,扬州市园林管理局主持对五亭桥查勘、测绘和修缮,由扬州市古典园林建设公司负责施工,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全部完成预定计划。

  此次修缮计划按照亭、桥两部分进行。亭的部分原定增加莲花型石磉,并与石鼓配套;因1954年用竖向灰板条粉刷扩大柱径的修法,造成柱内水分不易散发,加速了木柱腐烂,因此那次维修意欲采取“偷梁换柱”法更换28根柱子,同时将柱子改为墩接“拼柱法”。但因为种种原因,直到1990年维修结束时,石磉未配,立柱没有更换,只是简单地剥除了水泥外粉部分及腐朽部分,用墩接“拼柱法”将原柱0.20米作柱心,外拼柱法,拼成0.34米柱径。宝顶、花脊、戗脊、正当沟、斜当沟、兽、吻也没有定制,只是对残缺的水泥“寿”字脊进行了添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