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委:大型公共建筑设计避免
摘要: 新华网北京1月10日电 今后,国内大型 公共建筑 尤其是政府投资的大型 公共建筑 ,将鼓励建筑设计方案国内招标,避免盲目搞国际招标。 不仅如此,大型 公共建筑 工程的数量、规模和标准要与“国情”和 ...
新华网北京1月10日电 今后,国内大型公共建筑尤其是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将鼓励建筑设计方案国内招标,避免盲目搞国际招标。 不仅如此,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数量、规模和标准要与“国情”和“地方的财力”相适应。设计“要重视保护和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 这是记者10日从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中获悉的。 来自各地的情况表明,当前国内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特别是政府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中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不顾国情和财力、片面追求外形、忽视城市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等。 根据这一《意见》,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数量、规模和标准要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方案设计必须符合所在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关规定,大型公共建筑设计要重视保护和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 这份《意见》明确鼓励建筑设计方案国内招标,提出“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单位应立足国内组织设计方案招标,避免盲目搞国际招标”。组织国际招标的,必须“给予国内外设计单位同等待遇”。 《意见》要求,大型公共建筑方案设计的评选要考虑建筑外观与传统文化及周边环境的整体和谐。对政府或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项目,防止单纯追求建筑外观形象的做法。 根据五部委的《意见》,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大型公共建筑”一般指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用房。 温家宝对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2006年9月8日,受温家宝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专家意见,并就《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进行了讨论。他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工作,突出质量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公众参与程度低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邓晓梅博士表示,我国城市规划和公共工程决策中公众参与的程度相当低,基本上处于“非参与”或“形式性参与”的初级水平,公民参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大型公共建筑专家吁遏奢风 近几年,各地以打造“城市名片”为名,纷纷斥巨资建设标志性的公共建筑工程,如体育场馆、机场、大型剧院、会展中心等等。在奢华之风影响下,一些地方不顾实际需要,不管财政负担能力大小,一定要“超大超高”,盲目上马超高超大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仅仅因为没有国外设计师参与就重新进行招投标的闹剧。 大型公共建筑建设中出现的奢华之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量资金的浪费和公共建筑耐用性、安全性的下降。一些路桥工程,在建成通车后不久就出现裂缝、沉陷等事件,就是由于一些工程把大量资金花在了如何让建筑“好看”的面子工程上,在耐用、安全性上关注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