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北京地铁四号线引入港资30年特许经营

2006-5-12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30| 评论: 0

摘要: 本报综合报道 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特许协议》、《资产租赁协议》签字仪式日前在北京举行,这是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第一个引入港资、采取特许经营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项目。由香港地铁公司、北京首创集团、 ...
本报综合报道 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特许协议》、《资产租赁协议》签字仪式日前在北京举行,这是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第一个引入港资、采取特许经营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项目。由香港地铁公司、北京首创集团、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三方组建的京港地铁有限公司获得四号线为期30年的经营权。此次签约,宣告跨越40年历史的北京地铁首次出现新的运营主体,京港地铁公司、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将在今后地铁新线的经营中形成适度竞争格局。
根据协议,京港地铁有限公司负责四号线车辆、信号、通信等主要设备约46亿元的投资建设任务,并在30年的特许经营期内负责四号线运营和管理,在特许经营期结束后,再将项目设施完好、无偿移交给市政府。
作为国内第一条实现特许经营的轨道交通线,地铁四号线采用了独特的PPP?政府与民间合作?融资模式,一举吸纳社会投资46亿元,为突破北京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瓶颈提供了重要借鉴。在四号线项目中,151亿元总投资分为A、B两部分,A部分土建工程,投资额105亿元,由政府出资建设;B部分车辆、信号、自动售检票等设备,投资额46亿元,由京港地铁公司投资建设并获30年特许经营权。注册资本约15亿元人民币的京港地铁公司,香港地铁和北京首创集团各持股49%,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持股2%。
从1965年地铁一期工程动工,到今天114公里运营里程,北京地铁一直受困于资金短缺的困扰。2015年前,北京将陆续建设260公里市内轨道交通,总投资1000亿元。巨额投资、高强度的建设,迫使地铁打破以政府为单一投资主体的传统投融资模式。在地铁运营和沿线物业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香港地铁,正式进入北京地铁市场,有利于北京市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地铁建设与运营管理理念。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希望,特许公司加入竞争后,能促进地铁一号、二号线、城市铁路、八通线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继四号线之后,北京市还将继续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创新。今年年初全面开工的北京东直门至机场轨道交通线,总投资52亿元,已确定主要引入社会资金建设,而地铁9号线也计划采用PPP模式吸纳社会投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