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结构 查看内容

结构工程史上的群星——有哪些著名的结构工程师

2013-10-11 23:4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74| 评论: 0

摘要: 摘要: 如塞西尔·巴尔蒙德般的著名结构师有哪些?有几句题外话想写在这里,之所以有这些想法,最开始是因为看到这个问题:为什么学建筑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学土木的有优越感? 尤其是这个回答里的这几句话: ...

摘要:如塞西尔·巴尔蒙德般的著名结构师有哪些?有几句题外话想写在这里,之所以有这些想法,最开始是因为看到这个问题:为什么学建筑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学土木的有优越感?

尤其是这个回答里的这几句话:
一个整天和物理,力学,数学打交道的土木相较于一个学哲学,历史,素描,水彩,水粉,设计,物理,力学,数学,语文等等的建筑学学生,确实看不出什么不被轻看的道理吧?
他们为什么选择了土木?总不会是梦想成为一个土木工程师吧?所以无非是,觉得这个耳熟能详,貌似就业也不错, 比较没什么缺点呗,说白了就是没当回事,不慎重,如果给所有土木毕业了的人一个真正可以高考后再选一次的机会,到底有几个人还会选择土木?值得讨论,这样也就涉及到了在校的精神面貌,建筑学的大部分时候像打了鸡血的日漫热血青年一样每周都有通宵,土木的就像那些其他耳熟能详的专业一样,浑浑噩噩的氛围,怎么能让人不看清?
换个结构师该是什么样子还是什么样子,换个建筑师可以吗?一目了然的问题。太多奇怪的逻辑了,不辩驳。你土木就做好自己的大副,建筑做好自己的船长,船长订好方向,大副辅佐航行,二个角色都缺一不可,区别仅仅在于,船长换掉大副不太可能影响到原计划,大副换掉船长那就得重新来个计划了。后来,我还跟他在饭否上继续辩论,他说“没有一个高考状元会选土木工程”,众饭友纷纷谷歌出例子来反驳他,他又说“07~11年,北京地区平均建筑学要高出15分,而且每年都高,我只能摊手,常识问题,不用争执”,众饭友又谷歌出高考各专业的分数统计……
再后来,我又回答了这个问题 建筑师对于建筑结构设计需要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结果在网上遭到炮轰无数,唉,基本是众多回答专门驳斥我的节奏。比如:本身结构就是建筑学大类里的一个专业,就好像大哥带了水电风结构一帮小弟闯江湖,小弟混牛了处处看大哥不顺眼一个道理半吊子固执己见又脾气大的建筑师可以去读读书补补课念念佛经养养性子。认为建筑设计师不需要了解结构的结构工程师应该先去了解一下什么是建筑。根本问题在于建筑师把自己当乔布斯把建筑当iPhone,对美的极致追求也希望能实现,但结构师并没多少热情去实现建筑师的架空梦想,更多的是考虑实际造价。
建筑师与结构师,旧事重提,陈词滥调。而且这篇文章实属一个结构师大发牢骚:要么建筑师如同Calatrava一般通才,要么如Koolhaas一般,对结构“一无所知”,观后一身冷汗。作者通过几个极端的例子得出结论:不需要了解,太过偏激和可笑。
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写的文章吧,哗众取宠
文字和思考看起来像个矫情的尔康,观点都是感叹号....
作者的言语很缺乏说服力,再者,结构的根本,终归是安全性,中国的设计需要提升,但是也不是在无视安全的基础上提升吧!!
结论有点问题,讨论的应当是建筑师如何与结构师合作的问题而不是建筑师是不是应该懂结构的问题。举例评述有偏颇(密斯),论证逻辑也有误。库哈斯不懂结构吗?我倒是觉的他很懂。就像美食家懂食物,欣赏美食,但不必能做出美食;建筑师对于结构设计,也是如此。
有些时候,我觉得,就像是你没法跟还在信奉萨满教的原始部落讲解量子力学一样,交流成本太高了。还有些时候,我不禁要思考,到底是我的写作能力太差,还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堪忧?花一天的时间做上面这个答案,是想告诉你们,土木工程从来都不是弱智才去学的专业,结构工程师从来都不是土鳖才去从事的职业,结构设计从来都不是建筑学的附庸。

下面介绍历史上有名的结构工程师

Vladimir Shukhov

Vladimir Shukhov(1853~1939)。舒霍夫老师绝对是大神级的存在,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追捧特斯拉,却无人知晓舒霍夫。舒霍夫是梁、壳和膜体系在弹性理论下的应力应变实用数学分析方法研究的先驱。借助这一领域的研究,他创造性的发展了双曲壳塔、网状壳体、张拉结构、栅格壳体以及储油罐、输油管、工业锅炉塔架、船只和驳船等各种各样的结构体系。此外,他还是一位化学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和设备工程师,他设计了石油的“舒霍夫裂解”的工艺流程、新型油泵、使用裂解油渣作为燃料的新型锅炉、巴库油田的输油管网、好几座城市的主干给排水网络……此外,可能有建筑师熟悉梅尔尼科夫这个名字,舒霍夫在多个建筑项目中与梅尔尼科夫合作,为梅尔尼科夫跨刀。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屹立在俄罗斯大地上的独具匠心的“舒霍夫”双曲壳塔。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