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行业领袖 查看内容

夏铸九:走向公民建筑可行途径

2011-6-27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42| 评论: 0

简介:夏铸九,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教授、所长,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建筑学博士,在古迹保存、建筑设计、都市规划、建筑社会学与都市社会学等研究领域都颇有建树。 中国建筑传媒奖2008年启动,今年是第二届,这 ...

夏铸九,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教授、所长,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建筑学博士,在古迹保存、建筑设计、都市规划、建筑社会学与都市社会学等研究领域都颇有建树。

中国建筑传媒奖2008年启动,今年是第二届,这个以“建筑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为主要评奖标准的奖项,在业界受到广泛关注,也促使学者反思媒体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等问题。作为极具批判精神的建筑学者,夏铸九充分肯定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出的“走向公民建筑”的口号,并表明“这也是我为何不远长途而来,希望能贡献绵薄之所在”。

夏铸九,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教授、所长(图片来源:百度)

就中国大陆的现状,夏铸九提醒说,台湾经验不可照搬,台湾教训却值得记取。他指出,参与式设计是可采用的途径:首先,需要有自觉的市民与小区;其次,需要能折中、懂得沟通、谦虚有耐心的规划与设计专业者,以及需要对都市问题敏感、有能力报道的媒体;当然,更需要能对草根小区与基层市民尤其是弱势市民释放资源、有意改革的地方政府。

这一年,台湾的小区营造与市民参与大体上还是与几年前的发展脉络相似。当然,有些旧的问题与个案仍有待继续努力,如新庄乐生疗养院的保存,一时还看不到出路,台北市捷运局的工程师与官员们依旧粗暴、冷血,最近,施工造成了既有建筑物与地层龟裂,不得不暂时停工,却仍然没有检讨之意。台北县阿美族的溪洲、三莺部落的重建,前者的规划与设计已有一线曙光,后者犹待跟进比照。

此外,有一些新的课题要面对,如台北市推出都市更新容积奖励提高两倍,造成房地产业者摩拳擦掌,众小业主心中波动,一丝心中的贪婪被都市更新政策唤起,而承租户被迫搬离,少数钉子户抗争,冲突升级。都市更新政策本身比较抽象,过程冗长复杂,难以被一般市民立即了解,只有等过程走到最后才突然惊觉,反对为时已晚,因此,专业者很难提出有效预警,不容易找到反对的着力点。这个政策正在快速消灭台北的老建筑,改变台北的城市容貌,建筑高度直追香港,将台北市的房价更加推高而进一步豪宅化,加速了全球城市中的空间隔离与社会排除后果。

台北市(图片来源:百度)

不过,正由于都市住宅因土地投机、房价飙升,对市民的压力更显升高,在年底选举之前,争取社会住宅(social hous-ing)的声音,社会的市民团体已经让不同政党的候选人都被迫表态,甚至,马英九都已经出面表示,政府必须正视出租的社会住宅政策。这些都算是新的变化吧。

 这些力量都是小区运动与都市运动的政治过程中的重要动力,不可或缺。没有市民的自觉,就不是市民,也就不成为城市;没有媒体的监督与报道,政治气候不会转变,地方政府不会自动改革,不会有都市动员;没有专业者的转变,建筑师仅仅是工程技术人员,不能获得使用者与市民、小区尤其是弱势市民响应,不会在都市动员而产生都市改革的时机上,营造城市成为适合人居的宜居城市、有人味的市民城市。

台北市(图片来源:百度)

有权利意识,这是作为市民的权利,不是政府的恩赐,政府不是什么“大家长”,政府提出的政策不是什么“德政”,而是政府之所以是政府所应为之事。大家长和德政的想法与措辞,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父权关系的再现,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表现。而市民,则是市民社会的一分子,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平等的,社会有其自主性。这样,国家对城市或都会区的治理(governance),必须结合市民,而不是单方向的统治而已。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