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建筑也可“绿”起来
“沪上·生态家”里的灰水处理设备能有效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既有益环境,又可节约资金。 此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城市与绿色、节能、环保则成了世博会的“潜主题”。葡萄牙馆的创意环保、瑞士馆的太阳能供电、尼泊尔馆的环保可再生能源、印度馆的低能耗手工材料……在这些富含了环保元素的展馆中,“沪上·生态家”展示出的环保理念让人叹为观止。回望我们生活的城市,一个个新建的楼盘不断拔地而起,“沪上·生态家”的环保理念,应该能为我市诸多正在规划中的建筑提供很好的借鉴。 建筑材料皆源于垃圾 “沪上·生态家”是唯一代表上海参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实物案例项目。“沪上”代表着这个项目立足上海本土,专为上海的地理、气候条件量身打造。该项目比同类建筑节能60%以上,“生态”二字名至实归;“家”则是“生态技术”优化下自在、温馨和舒适的家庭生活。 进入该展馆,你很快就会发现四面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砖墙。红色的是“长江淤泥空心砖”,深灰色的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砌块”,浅灰色的是“粉煤灰加气砌块”,最后一面墙则是“石库门砖头”。其实,这里展示的就是整个展馆的建筑材料。 据介绍,这些建筑材料全部源于垃圾。展馆立面乃至楼梯踏面铺砌的砖,是上海旧城改造时拖走的石库门砖头。内部的大量用砖是用长江口淤积细沙生产的淤泥空心砖和用工厂废料蒸压粉煤灰制造的砖头。石膏板是用工业废料制作的脱硫石膏板。经过重新加工和包装,焕然一新的“废料”变成了具备温度调节、隔热、通风功能的“呼吸墙”。此外,木制的屋面由竹子压制而成。就连展馆的阳台制作,也采取了“工厂预制、整体吊装”的方式,以把建造污染降到最低。 建筑与自然完美结合 为了更好地做到节能,“沪上·生态家”还充分利用日光、风能,注意与自然完美结合。走进展馆内,其空气和室外一样好,庞大的参观人流并未让这里的空气变得污浊。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建筑根据流体力学设计的“生态核”,能对四面八方的风进行“优化组合”,并通过植物过滤净化系统,使空气保持清新。 走进房间,光线很足,在北面房间不用开灯写字办公也没问题。屋顶上设计的开合屋面,可以在加强自然通风效果的同时,增大室内采光效果。 好建筑既节能也产能 我们身边的建筑大都“夏暖冬凉”,在冬天最冷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使用电暖气和电热毯取暖,夏天更是整日与空调相伴。而在“沪上·生态家”,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因为这座建筑告诉大家,好的建筑不光能节能,还会产生能量! “沪上·生态家”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能将太阳能“收集”起来转化为电能;屋顶上高高矗立的风力垂直发电装置,也可以发电;房子的主人在室内骑单车锻炼,其动能也可转化为电能。如果,这幢建筑是一座居民楼的话,那么它所提供的能量完全够供楼内居民使用,甚至还有剩余。 这座建筑中,不同类型的能源能被集中收集起来,甚至可根据不同住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转化。楼内一部看似普通的直达电梯,其实可以储存势能并转变为电能。这种电梯目前已可推广使用,它大约可以节约30%的电能。选用燃料电池系统作为热电能源的厨房,则可以节省30%的煤气。 上海市建交委规划处处长朱剑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样的生态住宅70%的技术都可以立即应用,剩下的30%也可以在未来5年内应用。 对应江门的城市建设,我们是否也能将这些先进技术加以运用,让身边的建筑“绿”起来? 绿色江门 我市拟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本报讯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从2003年开始,我市建设部门即开始有序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江门市区所有新建建筑全部按国家和省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目前,我市正在计划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近几年,我市花大力气推进“禁实”工作,即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到去年底,我市基本实现城镇范围内建筑工程全面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我市目前广泛运用的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有四种,即增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增压泡沫混凝土砖、陶粒混凝土砌块、页岩多孔砖,主要应用于外墙、内墙和屋面上,这三方面也是最能提高建筑节能作用的环节。江门海关武警营房便是市住建局去年指导创建的一项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其外墙和内墙全部使用增压泡沫混凝土砖、陶粒混凝土砌块,屋顶采用的是加热泵热水系统,室内灯具则全部使用节能灯具,每平方米成本增加200元/左右,但整个工程每年至少节能60%以上。 同时,我市正计划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以既有办公楼、商场、旅馆三种类型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为重点,政府办公楼将率先垂范,然后逐步在其他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铺开。 专 家 点 评 中科院院士吴硕贤: 江门的玻璃房子还是偏多 去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来到江门,除了盛赞江门城市干净、绿化不错、水环境好之外,他还提议,在这个低碳经济时代,江门的城市绿化、建筑都应该考虑节能减排,在建筑方面,江门应多建“绿色建筑”。 “我发现,江门的玻璃房子还是偏多,这对人居、对城市都不是好事。”吴硕贤向记者解释,玻璃幕墙的房子不能很好地遮光,室内热量难以释放,温度升高后,像一个暖炉一样;人们为了降温,不得不加大对空调的使用量,这显然加大了能耗。 他进一步说:“在北美或许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建筑,但是人家在寒带,我们在亚热带,对热能的需求不同,不能盲目地抄袭别人的建筑风格。” 他还提到了城市公共建筑室内环境需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失败的城市建筑,很好看,住进去却很难受;应综合考虑室内的光、声、热等问题。”吴硕贤建议江门市,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要多考虑这些因素。(本报记者 张茂盛) 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中心副主任孙满利: 建筑节能要追求生态绿化 建筑节能环保之所以成为世博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除了资源日益紧张的现实需要外,还与人们对环境的精神追求有关。人从自然中来,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又希望回归自然,向往绿色生活。 中国的建筑采用青砖汉瓦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现在推广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突然要改变,有点困难也是正常的。况且,人们对新材料的耐久性、环保性、实用性、施工操作难易程度等,尚处于基础认识和初步接受阶段。随着施工工艺的成熟和施工单位责任意识的提高,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普及应用是必然的。 建筑节能还包括一个重要方面,即生态绿化。节能和生态绿化是相辅相成的。绿化不仅给人们一种精神享受,而且能够起到物理上的光合作用,以减弱建筑周围的热感效应,平衡这个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因此,建议在搞好建筑节能的同时,住宅小区内更要搞好生态绿化方面的建设;不但要追求绿化,而且要追求立体绿化、森林绿化,比如在小区内种植成片具有一定高度的植物,采用人工土壤等新技术建造屋顶花园、空中花园等。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