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的地下世界
北京地铁又有5条线路同时开工建设。此外,国内首个城市地下交通环廊———全长1.9公里的北京中关村地下环廊也在12月8日开通;而奥林匹克公园的地下城,通道近10公里长,直通“鸟巢”等场馆。 当地上的“平方米”越来越金贵的时候,向地下开掘就是一条必由之路。许多城市都以前瞻性的目光,规划设计现代意义的地下空间。比如重庆,这个立体型的山城,充分开掘地下资源,解放碑等区域的地下城已成气候;比如杭州,在钱塘江畔的钱江新城,也致力于建设四通八达的地下城,开拓地下空间,使地上地下唱响“同一首歌”、长成“同一个身躯”。 历史意义的地下空间,多为人防工程。北京的老地下城,就是一个浩大的地下人防工事;城市的防空洞,今天或用于夏日乘凉,或用于平常游览。伊拉克巴格达的地下城,据称能容纳200万人,不过在现代战争中似乎也没有派上太大的用场。为战争而准备的,毕竟功能单一,文化意味没有那么浓厚。而在土耳其卡帕多西亚山地,先人利用凝灰岩的特殊结构,建室造屋,开凿地下城,如今成了著名的地下文化景观。按过去建筑美学的观念,从洞穴钻出来的人类盖起了茅屋或印第安人那样的小屋,建筑的艺术美就开始了;其实今天回过头去看那居住的洞穴群,就是一种上升为文化的建筑艺术。 这也给当今人类一个启示:“驶”向地下的,不能仅仅是单一功能的设施,应该让其成为文化,建筑的文化,生活的文化,甚至是精神的文化。古代帝王陵墓,其实就是一种艺术化的重要地下建筑,融建筑、绘画、雕刻、书法诸艺术于一炉,成为反映中国古代多种艺术成就的文化综合体。而最近,一个来自意大利的消息震颤了世界:在北部瓦尔丘塞拉山谷下,隐藏着9座金碧辉煌的地下神庙,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是一位名叫奥比托的57岁男子,为了实现童年的一个梦想,召集了全球志愿者,花了16年时间在30米地底下秘密建造出来的。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大量构建了地下世界,公共建筑、交通建筑、工业建筑、仓储建筑、防护建筑、居住建筑和建筑综合体等等,异彩纷呈,成为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重要“内存”。美国哈佛大学普塞图书馆、挪威季奥维克游泳池、日本神户阳光地下城、法国巴黎卢浮宫、瑞典斯德哥尔摩伯尔瓦尔德地下音乐厅、德国科隆美术馆与音乐厅、瑞士的地下医疗建筑等等,都是世界著名。 过去受经济能力和科技手段的限制,地下建筑多为“单个音符”,如今逐渐连接了一个个单体地下建筑,成了线与面,成了地下城,成了一首完整的“地下乐曲”。这是重要的历史进步。现代地下建筑既是人文文化的,亦是科学技术的。从人文层面看,首先就是要有“穿透地表”的目光,要看得见“地下世界”,要有理念,要有想象,然后要有规划,要有文化内涵;从科技层面看,构建地下建筑,与人口、能源、环境和交通等问题紧密相关,如何设计,如何建设,如何防护,如何维护,如何保障安全,甚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效益如何评估等等,都是严肃的科学问题;所以,不能抛开科学而以“政绩眼光”来对待地下空间的开发;只有具备人文的眼光和科学的眼光,才能将地下世界真正建设成为具有前瞻性的建筑文化综合体。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地下世界。这个地下世界无论是实用的,还是文化的,都应该是一流的。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