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阄”定资格 负责人被降职
“当时我是这么想的:采取‘抓阄’这种方式,机会也是均等的,所以才应允。但还是因为找不到法律依据而被投诉了。这起投诉也导致了我最终被降职……”提起这件事,×区政府采购中心小李依然有些伤感。 据小李介绍,受采购人的委托,×区政府采购中心就其所需办公用品进行公开招标。由于项目是在时间比较充裕的前提下进行的,采购中心决定广泛征集供应商。因此,采购中心的招标公告不仅发布面广,发布时间也很长(41天)。投标截止之日,项目负责人小李欣喜地发现,这个只有41万元的项目,竟然吸引了43家供应商参与,但这股欣喜劲儿并没持续多久。两个多钟头的开标会结束后,5名随机抽取的专家步入了评标室。 小李介绍完采购内容以及投标情况后,专家们不约而同地摇起头来,有些诧异的小李请评标小组组长谈谈对这个项目有什么看发。“这么小的项目,这么多投标人参与,要按规定评完所有的标,至少得两天的时间呀!”听评标小组组长这么一说,小李有些发怵了,因为这个项目准备给专家的评标费用只是一天的费用。 愣了一会儿后,小李告诉评标小组,该项目需要在一天之内评完,让大家商量如何评审更快捷。有人建议,先对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初审,评出三部分投标人:合格(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都合格);基本合格(主要条件合格,次要条件大部分合格);不合格(主要条件不合格,次要条件合格或不合格)。然后再对合格这一部分供应商进行细致评审,如果合格部分的投标人不足三家,再挑基本合格的投标人进行评审。 对此,在场的大部分人都表示认可,但有两位专家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不公平,参与投标的所有供应商,只要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都应该进入评审环节。”于是谈论陷入了僵局。 5分钟后,又有人提了个建议:“要不,我们就抓阄来决定哪些投标人进入评审环节吧。”此言一出,现场的人彼此交换了下眼神后,都表示同意,小李也没提出任何异议。于是评标小组进一步商量后,决定只对10家供应商进行评审。 很快小李让中心工作人员通知所有投标人代表到现场“抓阄”,决定能否进入评审环节。25分钟后,43个投标人代表都集中到了开标室。小李介绍完“抓阄”这个打算,让反对者举手。通过举手表决,“抓阄”方式获得一致通过。小李悬起的心总算又落下了。 通过“抓阄”,该项目于当天傍晚7点30分,便顺利结束了。但没想到的是,很快采购中心就收到了几个投标人的联名质疑,小李代表采购中心作出答复——“抓阄”这种方式是通过所有投标人举手表决确定的。不满采购中心答复,质疑供应商又提出了投诉。 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后,采购中心被责令对该项目进行重新招标,小李也被降职。据小李介绍,监管部门认为,采购中心没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审办法进行评审,无论有什么理由都不能免责。抓阄这种方式表面上看似乎很公平,其实就是让投标人来碰运气。这不仅会使招标人轻易失掉有竞争力的投标人,而且对被淘汰的投标人也是不尊重的,他们投入了许多费用和精力,评审小组看都没看就予以淘汰,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政府采购不是碰运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