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维修还是四类危桥 安徽五河淮河大桥近日全面封桥
作为我省境内淮河上第一座特大公路桥梁,五河淮河大桥服役36年后于近日全面封桥。据了解,封桥的原因是该桥被评定为四类危桥,随时有坍塌的危险。大桥曾两次维修,为何还是难逃成为危桥的命运?当地居民在面对封桥带来的出行不便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探访 封桥带来通行不便 昨日下午1时许,记者来到位于104国道上的五河淮河大桥。靠近五河县城的桥头被数块大石墩堵得严严实实,硕大的红色字体“四类危桥封闭交通”在烈日照射下显得很醒目。 在大石墩前方,放着两块展示板。其中一块是关于大桥紧急封闭交通的公告,给出一幅绕行线路图;另一块则用图片对封桥缘由做出说明,近10张照片分别展示了大桥一些部位的严重受损情况。不过,即便大桥紧急封闭交通,桥面上却依然可见行人通行。“桥这么长,徒步走太热,坐我的‘摩的’5块钱一趟。”见记者翻过护栏试图走上大桥,几名肤色黝黑的小伙围上来招揽生意。除了摩的,桥面上还有电动三轮车在大桥两头奔波载客,生意看似都不错,不时有行人走近询价上车离去。不过,还有很多行人不舍得这5元的“过桥费”,顶着烈日步行穿越1000多米长的大桥,或者自己动手搬着自家自行车、摩托车上桥下桥。 “我上下班都要过桥,坐车一天来回四趟20块,怎么舍得?”市民张先生扛着自行车一步一停走下桥,他说,自己以前骑摩托上下班,封桥后改骑自行车,虽然费力耗时但上下桥搬起来方便点。 “这是我们五河的交通大动脉,现在突然被封住,出行真成大问题了。”在桥边开小卖部的大娘看着烈日下的人群,感叹道。作为老人,她考虑更多的是封桥后看病变得不方便了。“万一遇到老人突然生病或者孕妇生孩子,桥上不通车,绕路的时间真是要受罪了!” “以前又不是没修过,怎么搞到现在又要封桥维修?”坐在小卖部里歇息的李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疑问。 回应 紧急封桥为避坍塌 五河淮河大桥位于104国道上,全长1031米,是我省第一座钢构大桥和我省境内淮河上第一座特大公路桥梁。五河淮河大桥是当地到江苏泗洪段100多公里国道的“咽喉”,对于紧急封桥决定的出台,当地相关部门也给出了具体的解释。 蚌埠市公路管理局五河分局副局长吕宗豹向记者介绍说,今年7月22日至24日,交通部专业机构对大桥进行了全面健康检测,最终评定大桥为四类危桥,随时存在垮塌的危险。“根据检测结果,大桥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随时可能脆性断裂。这是很可怕的。”吕宗豹说,紧急封闭大桥交通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按照国家交通部、省交通厅、蚌埠市政府等通知要求,并不是五河县政府自作主张。他表示,五河淮河大桥作为交通大动脉,封桥固然对交通通行造成很大影响,但在存在随时坍塌的情况下已经不容去计算封桥的代价。 “起初,我们也考虑是不是采取限行最大程度减小对百姓出行的影响,但谁也不敢拿百姓的安全冒险。”吕宗豹透露说政府的这一考虑最终被交通部专业机构彻底否决。 目前,相关专家组正在对大桥进行更详细的检测,确定维修加固的方案。“预计要8个月,但我们希望争取在春节前能实现行人还有小型车辆的通行。”吕宗豹告诉记者即便维修加固后,大桥实行限行势在必行。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