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旅游地产可否成开发商“救命稻草”

2013-8-27 23:2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9| 评论: 0

摘要:   在限购令的打压下,一线城市住宅成交缩水两三成,库存压力已达到史上最高水平。而旅游休闲地产市场异军突起。在8月的业绩报表中,一些房企的旅游地产份额甚至高达六成。此背景之下全国各大房产公司为规避限购令 ...

  在限购令的打压下,一线城市住宅成交缩水两三成,库存压力已达到史上最高水平。而旅游休闲地产市场异军突起。在8月的业绩报表中,一些房企的旅游地产份额甚至高达六成。此背景之下全国各大房产公司为规避限购令开始在旅游景点跑马圈地。(9月14日《广州日报》)

  旅游地产火热的原因,乃是在一二线城市相继被限购、限贷后,投资需求遭到挤压,从而流向尚未被列入限购范围的旅游地区。而在楼市低迷的大势下,开发商也绞尽脑汁,借助各种促销手段售房,旅游地产就被当做一根“救命稻草”,包装成为推广市场的主力军。

  当然,要论起旅游地产这个概念,就不可避免要提到海南岛。在打造“国际旅游岛”的宏大目标下,海南岛轰轰烈烈的圈地热潮曾令世人震惊,来自全国的开发商,将海南岛的优质位置瓜分殆尽,大干快上,在全岛布局旅游休闲地产,并吸引到无数外地投资客,将海南房价炒得一路飞涨。可如今呢,当疯狂的炒作熄火后,海南岛的楼市严重萎缩,大量房屋遭到空置,巨量资金也被闲置,而所谓的“国际旅游岛”至今也没弄出个模样来。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真实的需求做支撑,光靠玩弄概念是不行的。目前,许多地方都把发展旅游经济作为主要的支柱产业,大肆招商圈地搞旅游开发,但在五光十色的策划方案里,旅游项目大多是包装出来的噱头,配套的旅游地产才是开发商的生财之道。地方政府热衷与开发商合作搞旅游项目,就是因为投资金额大,对官员们提升政绩有帮助。

  可是,各地却有意忽视旅游地产存在的隐患,只注重短期效益,并没有考虑持续发展。开发商现在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售卖房子,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随意修改规划,甚至违规修建大量的别墅、高尔夫球场。在多方的合力炒作下,旅游地产被弄得热火朝天,投资客也纷纷前来捧场,希望能从中再捞一把。不过,一旦旅游项目遭到失败,没有达到预期的游客流量,或是被列入楼市调控的限购名单,那么配套的旅游地产也将受挫,面临乏人问津的下场,而海南岛就是它们最好的榜样。

  从各方面综合来看,旅游地产只是短暂的虚热,没有实际的需求做支撑,纯粹是以投机炒作为主,更不可能成为开发商的“救命稻草”。在这一轮疯狂开发热过后,将不可避免地遇上漫长的地产寒冬,打着虚幻概念的旅游地产将最先被抛弃,只留下一座座空荡的房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