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没有质量与安全 速度神话终将破灭

2013-8-27 23:0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1| 评论: 0

摘要:   一直以来,高速度、超常规发展,大干快上、与时间赛跑,是我们这个时代以及很多人现实生活的写照,我们甚至以这样的速度和效率引以为傲。然而,近年来,接二连三发生的一起起重大安全事故,特别是723动车脱轨事 ...

  一直以来,“高速度”、“超常规”发展,“大干快上”、“与时间赛跑”,是我们这个时代以及很多人现实生活的写照,我们甚至以这样的速度和效率引以为傲。然而,近年来,接二连三发生的一起起重大安全事故,特别是“7·23”动车脱轨事件,越来越深刻地警示我们:对速度的盲目追求正在侵蚀质量的基石,而没有质量与安全做保障,再传奇的速度神话也终将破灭。

  尽管“7·23”动车脱轨事件原因尚未查明,但其造成的恶劣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一灾难带来的痛苦和损失不仅仅是伤亡乘客及其亲属的,也会在一段时期内给广大民众带来心理上的负面影响。而在此事件发生前,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铁运营不到1个月,就已多次因故障停电、晚点,进而受到人们的质疑。

  曾有人说,高铁的技术研发和运营圆了国人崇尚和追求技术与速度的梦想。从2004年引入高铁技术,到2008年京津城际列车开通,再到今年最高运行时速达到486.1公里、刷新世界铁路试验最高速的京沪高铁全线开通,其发展之迅速、规模之庞大,震惊了世界铁路产业。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高铁营运里程已达到8358公里,占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三分之一强,2010年我国铁路投资总额高达8426亿元。

  高铁的投入和快速发展,对经济的拉动和各产业的带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发展高速铁路作为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在追求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光环的同时,更要关注它的质量、安全与健康。就如同高铁列车本身——当其运行速度提高一倍、两倍之时,风险也就成倍放大,即使一个小小倏忽也有可能导致灾祸的发生。

  时隔三年,京津列车开通时一位铁道部官员的话依然清晰在耳:“中国用6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世界铁路发达国家一般用30年的历程,形成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人们并不怀疑举全国之力、集无数科研人员心血打造的高铁技术所具备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但对于这一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的高科技产物,技术并不是唯一保障。曾有网友表示:高铁项目是大规模系统工程,高铁技术也绝不仅限于车辆、线路、信号等硬件设备,更包括了如何进行日常维护、发生意外时的应对、如何发现重大事故的征兆等常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有些是有形的,有些则在每一名工作人员心中;有些是在长期不断的技术革新中总结出来的,而有些则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信息技术领域有着名的“摩尔定律”,或许技术的超越可以在短时间完成,能够为我们带来超常规的发展,但经验、反思、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道德素养、制度的设计和磨合、管理的科学和严格……这些都是难以跨越的。在对此次事故反思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梦恕就表示,我国铁路综合管理水平跟不上铁路发展,包括轨道运输人才短缺,现行三级管理体制影响管理质量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