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步伐不容迟疑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和完善的关键之年。国内外环境出现了新变化,经济发展的国内要素如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成本都在上升,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突显。国际上,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市场重心出现转移,国际竞争加剧。这些新变化都在提示我们,改革的步伐不容迟疑。 前段时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应对当前挑战和完善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快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各方改革加紧推进 这里,我们不妨对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今年改革重点工作作以回顾: ——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廉政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农村征地制度。 综合各方面信息看,目前各项改革重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当中。 医改将完成“硬任务” 2011年是新医改近3年重点实施方案的“收官年”,也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关键一年。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难点问题增多,建机制成为今年医改攻坚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指出,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是各地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其中对“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这5项重点任务细化分解,确立了17个主攻方向,并由相关部委负责。 新医改启动两年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路径,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改革已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 据统计,目前的药价降低了30%。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胡善联评价说,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其中机制的转变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药分开”、切断“以药养医”创造了公益性的运行机制。目前,基本药物制度已覆盖九成以上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务院医改办提出要在9月底全部建立新的运行机制。这意味着改革已进入攻坚时刻。 记者了解到,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做出了部署。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会议指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卫生部还将在部分城市开展有资质人员依法开办个体诊所试点工作。 根据近期公布的有关文件,我国将用两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胡善联指出,长期债务是“以药养医”机制留下的产物,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的一个沉重包袱,不甩掉这个包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难以实现公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