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上海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上海市中心建经适房供贫富混居遭抵制

2013-8-27 21:5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58| 评论: 0

摘要:   一个由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方案而派生出的概念,突然间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热点。原因似乎只有一个:贫富混居这个略带情绪的四字词组,将大家本不乐于提及的收入差距,一下子变成了人们躲在家里也无法逃避的颇具挑衅 ...

  一个由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方案而派生出的概念,突然间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热点。原因似乎只有一个:“贫富混居”这个略带情绪的四字词组,将大家本不乐于提及的收入差距,一下子变成了人们躲在家里也无法逃避的颇具挑衅性的现实。

  事件源自7月中旬的一则新闻报道:为“遏止城市低收入群体边缘化,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兰州市政府施行在商住小区内“配建”与商住楼外观造型、色泽都一样的廉租房和经适房政策。

  此前也有消息称,武汉市将不再成片开发经适房,无论开发什么楼盘,都必须拿出一定比例做经适房和廉租房;西安市也已经推行这一政策。另据消息,上海、北京、宁夏、重庆、广西等地,也已经或即将开始在商品房项目中“配建”限价房、廉租房、经适房。

  这些层出叠比的“地方新政”,似乎迎来了一个新的居住模式——被定义为“贫富混居”时代到来。

  其实,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已出台规定:新建廉租住房“主要在经济适用住房以及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国家推行的保障房政策,从操作方式上来看,本身就可分为集中供应和分散供应两种——前者是通过建立“保障房小区”,由政府直接或间接出资大批量集中建设,后者则是在土地出让、普通商业楼盘开发过程中与开发商议定,再将开发的小区中“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房,后由政府回购或回收。

  如今的新闻,实际是老政策的推进。现实是残酷的:对于各地政府来说,要切实落实中央规定;对于开发商来说,拿地必须要迈过“门槛”;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可让更多人圆了安居梦;对于物业来说,小区的管理需多加劳心……

  但令很多政策的参与者始料未及的是,原本平常的政策推行,却引起了如此大的围观效应。如此,“贫富混居”这个令人猝不及防的概念,徜徉在 “贫富悬殊”、“高房价”、“豪宅”、“弱势群体”、“幸福指数”、“维权”等极具眼球效应的关键词中,并裹挟着随之而来的政商博弈、各阶层利益诉求及观念冲突,正共同绘就着一幅当代中国的《清明上河图》。

  其实人们早该领会到,当代的中国,本身已经是一个“贫富混居”的大社区,不管你愿不愿意,大家一直生活在一起。

  如何消弭贫富分化所带来的社会割裂与冲突,这是人类政治学与社会学的永恒命题。房子,在当代的中国已经成为最具价值的“普通消费品”,似乎也是贫富分化最为表象化的象征。“贫富混居”,是否堪当“缩小贫富差距”、平缓社会矛盾的中和剂?它真的能够如策划和实施者们所期待的一样,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么?“混居”所带来的麻烦,又有多少是由“贫富”造成的?这一理念的各方当事者们又会面对怎样的复杂局面?

  8月,本刊记者分赴北京、上海、兰州三地,实地调查了“贫富混居”模式下保障房建设的理想、期待与现实。

  上海:“贫富混居”遭抵制

  7月31日-8月9日,上海市徐汇区经济适用房供应申请家庭的选房工作全面启动,标志着上海正式告别“无经适房时代”。

  但这一政府的“民生工程”却让一部分符合经济房的居民感到一些失望——徐汇区的经适房并不在徐汇,而是在松江泗泾基地“新凯家园”小区和闵行浦江基地“博雅苑”小区。

  家住徐汇区田林街道的薛阿姨告诉记者:“原本以为徐汇区的经适房应该建在徐汇区的,能够就近搬迁,没想到现在却要到闵行、松江这些郊区去选房,都出城了!虽然住房条件改善了,但未来交通成本是相当大的一笔支出。”

  市中心建“经适房”遭抵制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不无感慨地表示:“上海搞经济适用房是做得比较慢,在全国来说进展不是很快,但工作做得比较细。”

  事实上,上海业界分析之所以上海在保障房问题上慢半拍,除了与当地政府“土地财政”思维有关之外,缺乏“合适”的经济适用房用地大有关系。

  徐汇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西南部,在该区内的徐家汇商圈、衡山路酒吧街等地早已在海内外闻名遐迩,而该区内康平路、高安路周边也是上海市公务员工作和生活比较集中的区域,上海市政府起初以该区作为上海经济适用房“试点”,其表率意义十分明显。

  徐汇区经适房被安排在了远离城市中心的松江和闵行,并非是政策的最初选择。据知情人士介绍,早在2008年,徐汇区决定把位于田东路、漕东支路的漕河泾街道293街坊1/4地块,辟为徐汇区经济适用房建设基地之一,而到2009年8月正准备开工建设却遭到紧邻该基地的周边宏润国际花园、佳信徐汇公寓、漕东路30弄小区三个小区近6000户业主联合抗议。

  徐汇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市政府、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在考虑经适房的时候也曾经考虑过‘贫富混居’的问题,当初的设想是不能搞成‘富人一片,穷人一片’的格局。所以当时计划在徐汇区本区找经适房用地来建设,没想到会遭到这样的反对声音。”

  “经济适用房建设不应该蒙起眼来一头冲着明显乖谬的结局狂奔而去,遗憾的是,这样的苗头已经开始显露,比如徐汇区正在建设的一栋18层高的经适房。”这是一位上海市政协委员在去年年底向上海市政协《关于徐汇区漕河泾街道经适房的建议》(下称《建议》)中的一段话。

  这栋经适房与有20层楼高的佳信徐汇公寓5、6号楼仅相隔不足20米的一条小马路,由于那些小区地下都是停车场空间,经适房开始打桩后,有住户家的房子发生了裂缝。

  为什么政府要做民生工程,却得不到周边居民的谅解和肯定呢?佳信徐汇公寓内的居民姚先生告诉记者:“政府要建经济适用房解决民生问题,我们肯定支持,但政府做出重要决策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和征求周边居民的合理意见,这样才有利于缓和矛盾。”

  据记者从徐汇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了解,目前,原有的漕河泾街道293街坊1/4地块作为徐汇区经济适用房基地的计划已经搁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