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合山市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谐发展之路
广西合山,因煤而生。百年来源源不断开采,给这座城市带来财富和荣耀,也留下创伤和彷徨。 2009年3月,合山市被国家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迫在眉睫,如何转?合山艰难探索。接替产业如何培育并壮大?数万煤矿从业人员如何谋求出路? 一系列棘手问题考验着合山市委、政府的智慧和胆略。 “资源枯竭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市委书记曾广斌说,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在来宾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使资金、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既为发展新兴替代产业储备了人力资源优势,又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技术资源,不但推动了城市转型,更惠泽了百姓。 统筹城乡发展既是时代需要,也破解了合山城市转型的诸多难题:去年,合山完成生产总值22.7亿元,在逆境中实现同比增长17.6%。同时,城市化率超过50%,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90元和1.57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3%和11%。 破除城乡壁垒,生产要素积极流动 随着所承包的煤矿被采空,合山市北泗乡瀑泉村王所屯的煤矿老板谭良俊,开始另谋出路养殖肉鹅。刚开始由于对防病技术不熟悉,肉鹅每年都会暴发疾病,幸好有市农业、畜牧部门定期安排技术员下乡指导,帮助他渡过难关。如今依靠养肉鹅、种地,他家一年收入4万多元。 以前的合山市,18岁以上的农民要么开矿,要么下井挖煤,当时政府就算免费提供种子,大家都不愿意种田。近几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制约和煤矿资源的枯竭,很多大小煤矿先后关门,出现大量没有种养技术的煤老板和挖煤工人。 针对这一情况,合山市自2007年开始,就有计划地引导他们因地制宜,从事特色养殖,目前,全市已有特色养殖户300多户,每年增长超过两位数。 为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根据市场规律自由流动,合山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实现了公交系统覆盖全市乡镇及矿区。“原来从柳矿矿区到市中心,需要5元钱,现在坐公交车1元钱就可以了!”原柳矿职工老韦提到城乡公交系统一体化赞不绝口,不但自己到市区摆摊经营方便了,孩子上学、家人出行都方便了。 此外,近年来该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城乡之间搭起“快速通道”:今年1月25日,合山市最后一条村级水泥公路——东亭村至文定村主干道正式通车,行程由一个小时缩减为20多分钟。至此,该市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8万农民告别泥土飞扬的黄泥沙石路,走上了平坦舒畅的水泥大道。 “率先实行城乡公交系统和村村通水泥路,将极大促进生产要素积极流动,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该市交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50万人次坐公交出行,数百万人次行走在提速的城乡公路上,大大加强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