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城市建设 查看内容

刘泉:营造城市新景观 实现美好生活愿景

2013-8-27 20:2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42| 评论: 0

摘要:   去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令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深入人心,也让人们认识到,城市所承载的东西已经变得更多更丰富。而对于城市能够缔造美好生活的提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刘泉却有着独特的看法。 ...

  去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令“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深入人心,也让人们认识到,城市所承载的东西已经变得更多更丰富。而对于城市能够缔造美好生活的提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刘泉却有着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城市对于生活美好的推动作用还有待探讨,因为城市现代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而现代化是一柄双刃剑,在创造更便利的环境的同时势必会带走很多舒适感。针对此,他提出在做好城市主体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规划城市的第三空间,实现其城市化,以助力城市逐步走向美好的生活状态。本报记者于近日走访了刘主任,请他对第三空间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和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和阐释。

  记者:您做的第三空间的概念是什么,在城市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具有何种意义?

  刘泉:二战后60多年来,城市发展在发展中国家亦或发达国家,跨越从现代化的基本成功到进入信息时代,纵观全球,其实并没有感到城市为人们带来了多么美好的生活,包括曾经被联合国褒奖的几个适宜居住的城市,比如巴黎、维也纳等。从城市规划师的视角来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后可以得出结论,就是现代化是一柄双刃剑,处于现代化笼罩下的城市可以让我们生活更方便,但是很难使我们美好,但是否因此我们就悲观绝望了呢?当然不是。事实上城市和人类都在不断进步,那么城市如何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呢,这需要理念、技术和实践的支撑,是一个长远努力的过程。我做第三空间研究也就是基于这些。第二空间是传统的农村地区和乡村景观,第三空间的定位则是这样的:处于大城市郊区或者城市群地区,处在农村和城市建设区的接合部,既不是传统的农村建设区,也不是传统的城市建设区,而是一种新型的城乡景观。要把发展的理念和我们视觉看到的体验结合在一起,可以统称为新的景观。

  记者:对于我国目前现状,您是基于什么样的环境和背景开始进行研究的?

  刘泉:我国目前城乡和规划建设存在两大矛盾,资源发展和要素向城市高度集中,城乡发展机会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呈现出明显的失调;同时城市发展用地普遍受限,尤其我国在耕地政策保护的国策面前,城市外围发展的困境几乎源自于土地。那么,怎么办?

  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其间涌现出很多问题,如果我们在集中的区域和地区把问题处理好,那么以后就能解决大多数问题。比如几个大的城市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这几个大的城市地区对于国家整体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基本涵盖了我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主体空间,把这几个大的城市地区以及我们国家所有巨型城市之间的郊区和衔接地带的城乡资源环境协调好,那么整个社会的诸多问题,包括环境问题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已经开发规划的第三空间,与城市的衔接融合效果如何?

  刘泉:长株潭地区是全国发展试验区,主题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我们没有按照传统的方式规划,而是把第三空间融入进行规划开发,不能按照传统的方式做,同时有效地引入了城市发展的资源,让这个地区在农村传统的发展过程当中得到飞速的改变。

  在它的基本空间里,我们在尽量保护丘陵、小山的同时,把城市的产业要素呈点状地嵌进去,保留99%的水田,保护山地用丘陵,组团状的发展和农村特色地区相辅相成地融合在一起,综合各种发展关系。

  另外,西溪地区,算是杭州的一个第三空间。我们规划在保障城市有序发展的前提下,创造一个业态丰富的发展空间以及怡人的城乡景观。9年前,我们做规划的时候,杭州市给我们的题目是把西溪风景区的5平方公里包含在发展规划内。我们进行规划以后发现,杭州的既定战略是往萧山河东、余杭北部发展,而整个西部地区环境的概念和山地概念空间很大,由此,我们认为基本上大运河生态处于两种生态保护区之间,可以和城市发展完全融合在一起,所以把5平方公里扩展到了50平方公里,做一个全面的开发,可以创造出杭州新的城市景观。

  记者:您怎样进行大都市的第三空间规划,是否会有除了生态之外的考虑,譬如北京上海这样规模的城市。

  刘泉:你提的问题很有意义。事实上,大城市存在的诸多城市问题更值得关注。像北京,是一个巨型城市,人口接近2000万人,一个2000万人的城市在快速发展当中将产生无穷的机会,而城乡接合部其实有非常丰富的业态和发展方式。当然,并不是说马上把城市引入连片的发展,而是要有统筹,以便为日后的规划留出空间。比如北京城区的西北部,按照综合发展可以长期保留农业用地和镇区建设用地,还有一些旅游区的用地,我们把城市休闲旅游服务和产区观光旅游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在引入城市要素的时候保障农村地区能够大量地吸引城市的资源,迅速致富,迅速改变面貌。

  除了大城市,还可以把目光集中到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区域,现阶段我们正在做的是浙江平湖的一个地区规划,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案例。这个地区处于杭州、宁波、上海之间,是长三角的核心,周围的发展非常丰富,那么她本身就可以发挥一种衔接发展的作用。我们做的规划是除了让其拥有高质量的特色自然环境以外,更拥有世界级城市地区高效优美、一产到三产交流互动的新型景观的地区。所以对平湖规划我们考虑这么几个方面:从水利地形情况看,太湖以南到嘉兴以北是大水面,还有小区水面,可以规划为跟周边区域发展进行联动,块状在外围,中心地区在保护国家农田,有很好的自然的可持续性;在他们原来的规划里农居地集中到城市和住区,把建设资源和最好的环境割裂了,实际上现在均衡布局的农村地区作为点状集中居住的话,我们可以把世界级城市的发展引进来,存在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多;从九龙山到核心地区的整体绿色空间,把原有农村建设用地和最好的生态用地高校结合起来,成为上海世界级城市地区以及宁波、杭州等等综合使用的最精彩的各种可能的空间,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格局。

  记者:您如何看待开发建设第三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前景?

  刘泉:其实第三空间城市化的选择是多样的,尤其在中国特殊的发展时期,我们面对挑战的时候会更多地选择这个。所以像我们已经在平湖地区实践寻求大城市地区的这种有效的空间尝试,都是为了寻求最终的人类理念,现代化发展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钞票,而是为了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要从这一规划角度多多努力,同时也形成一种创造多元城乡空间的追求,促进社会公平的一种追求。应该说,在每一个城市以及每一个规划师身边都有这样的机会,城乡建设是新任务,对政府而言是城乡建设的新平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