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奇峰:广州是一座公共空间缺失的城市
简介: 编者按 一位造城者,我估计,袁奇峰不喜欢我这样称呼他,这总有种毋庸置疑的上帝意味,但是,他确实是珠江新城的总规划师,这次,袁奇峰理性的发声,为我们解释创意园存在的真正原因,为广州公共空间的建设作出 ...
编者按 一位造城者,我估计,袁奇峰不喜欢我这样称呼他,这总有种毋庸置疑的上帝意味,但是,他确实是珠江新城的总规划师,这次,袁奇峰理性的发声,为我们解释创意园存在的真正原因,为广州公共空间的建设作出理性建议。
Q:为什么有那么多创意产业园?
A:旧厂房被当做土地资源,他们总将面临再次被收储的命运。 很多创意园区建立在旧工厂基础上,在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旧工厂经常当做土地资源看待,为什么会出现创意园区?主要和现有的土地制度有关系,按照制度,所有这种旧工厂改造,都要由政府拍卖,旧工厂原来业主想保证土地收益,几乎不可能。而创意园区给他们提供保值的方式,他们可以变成商业办公用地,使他们保证带来收益,工厂停产原因各种各样,但是实际工厂迁出后,土地仍属他们使用,如要改商业或房地产,则要通过招拍挂,一旦招牌挂后,土地业主只能收到一些补贴和成本的费用。所以他们更愿意走这样的一条道路得到收益,从某种意义来说,创意园区很多事暂时和阶段性的,到开发项目到来的时候,他们则一定面临关门,土地再次被收储。 国外近年也有不少旧工厂再利用的案例,但是他们和我们不大一样,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到后工业时代,工业大量的外迁,城市化已经完成,他们对于新的土地增长没那么高的期望,也没那么高需求,这种情况下再利用更多看中文化遗产和土地资源再利用这一块的考虑。所以他们的创意园一旦做出来相对比较长久。 中国可能到2030年城市化和工业化基本完成以后,我们的旧工厂再利用才跟西方旧工厂再利用相似,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耕地保护政策严厉,所以城市的外延式扩张受到很大约束,把更多土地的增量需求往旧城里面逼,所以不仅旧工厂,甚至很多历史城区都被拆除了做房地产开发。 Q: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创意产业园? A:政府应该帮助创意产业,也应该帮助成熟的创意产业园。 城市里除了大型商务机构,还有大量小微企业他们支付能力不强,他们在寻求相对低租金的办公空间,写字楼租金很贵,旧工厂改造量大,租金有竞争力,解决了小微企业的需求,设计机构,创意产业喜欢搬来,固然有品位的需求,更多还是在租金考虑问题,798很多艺术家在里面,很多机构后来以品位角度进来,把小艺术家赶走了,这也是正常。 创意园只是一个概念,大家习惯把这种类型旧工厂再利用的办公区称为创意园,实际上是低租金办公区域,为小微企业提供发展的孵化园区,很多地方政府对这些没有收储的工厂,政府鼓励积极态度有情有可原,这些企业聚集提供的税收,开发带来的收益。如果开发带来的收益更大,政府会把他拆除。 随着城市中心园区开发开发,这些创意,小微产业可能会到城市边沿迁移,这政府应该有些谋略了,对真正的创意产业集群要给一些扶持。建筑设计公司实际上承担的不是本地的设计,他为全国很多地方服务,实际上体现了广州这个城市的中心性。带来广州人口的变化,带来很多人才,城市会更有魅力和活力,在这方面政府要小心扶持和维系,比如羊城创意园,其实他们交的税也不少。 上海杨浦区围绕同济大学很多创意园形成,这是政府来建低租金写字楼,他不在意租金收益,只要财政BALANCE就可以了,看重他们交的税收,通过政府/政府市场合作来做的创意园,他也可以保证创意企业有很好的孵化过程。其实广州这方面做很有限,中山大学科技园都很贵,很多小企业在里面都很难拿到空间,不容易。一方面,已经有的产业园要维系好,政府主导的创意园要开发,比如,广州设计城是不是可以考虑,你怎么知道这些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怎么样的,难道仅仅是税收嘛?建材设备等等都可能由此而发生。连锁的效益,都有价值,政府要在设施的支持创意产业要多花工夫,对广州城市建设带来成熟效应。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