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组总建筑师齐胜利:创意园的建筑会呼吸
1958年6月10日,广东罐头厂建成投产,在一片苏式建筑的包围下,最辉煌的时期这里曾日产十多万个大小不同的罐头和罐盖。远销全国上下的豆豉鲮鱼,成为当时人们每天晚餐桌上的必备佳品,罐头厂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不过园区的厂房得以保存下来。这种由檐部、墙身、勒脚组成的“三段式”结构,空旷通爽,冬暖夏凉。在原本17万平方米的园区里,现在保留着几十座大小不一的“红砖”厂房建筑。鹰金钱时代的种种记忆和印象,都掩藏在坚固的红砖结构厂房中,这里,也成为众多市民和游客悠闲的创意园区,而这里的一切,正正是因为集美组的努力,新浪乐居本次专访集美组总建筑师齐胜利,他向我们聊起集美组拯救红专厂的过程,也深度剖析了广州创意园和创意工业的现状。 Q:为什么集美组要选择红专厂? A:这是一个安静的小乐园。 集美组在2003年前一直之前在二沙岛的华侨博物馆,由于租约到期,所以只能另找地方办公。当时的鹰金钱罐头厂领导与集美组老板是同乡,一来二往间,便拍板在落户红专厂了。红专厂环境特别好,是一个很安静的小小乐园,长满了大树,主要厂房是50~60年代遗留下来的,无论是大环境、氛围、还是厂房空间很适合搞设计的公司都很适合做设计公司。 我们是第一家选择红专厂的企业,因为很想把红专厂保留下来,所以我们做了很多努力。 Q:集美组做了怎样的努力让红专厂得以保留呢? A:我们一共用了半年,做了七八个版本的规划。 如果当时我们没做半年的努力,大家根本就没办法看到红专厂,我们发现这个旧厂房的时候,操场那一块已经拆掉了,只用了一周,而且拆的人说,剩下的其实一周也可以拆完。 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红专厂将作为宅地出售拍卖,得知这个消息以后,红专厂便全力以赴,向政府做了一系列的报告,去游说政府放弃卖地,建议把罐头厂、电厂、面粉厂三个厂区连成一片,建设成珠江北岸的创意产业园区,把他弄成三个厂区的大规划, 我们用了半年时间努力,争取把红专厂留了下来,前前后后一共做了七八个版本的规划,由于适逢亚运,甚至做了亚运特别版。当时,广州市相关领导也来红专厂考察,并提出红专厂应该十年不变地保留原状。最后,终于以近代民族工业遗产的名义出了规划,红专厂得以用这样的名义和概念把这个区域得到保护和保存,这对我们来说非常利好。 Q:在红专厂办公和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 A:这里的建筑会呼吸。 在我们进驻红专厂之后,进来的第一批机构基本都是设计类的,如广州美术学院老师们的工作室,有不少也是和我们联系特别多的设计单位,都因为受了我们的影响搬了进来。 红专厂明确作为创意产业园保留下来后,我们才真正去体味红专厂的各方各面,以前在二沙岛华侨博物馆环境也好,但是跟现在也是没法比,现在的公司有很大的办公空间,非常接地气,潮湿季节,这里也很干爽,夏天又不会感到很热,一年里开空调的时间最多20天,其他时间基本不用开空调,这是一座会呼吸的建筑。另外现在看到外面的景色都是生机盎然的,再不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 集美组对红专厂的新办公楼投入了几百万改造,后来整个厂区基础设施也投入了几百万,一共有一千万,道路下的水管,电,高压电,变压器,污水处理排污,消防系统,类似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开始仅仅是集美组,后来成立红专厂单独的运营机构。 Q:你认为创意园现状如何,你赞成把创意园改为商业地吗? A:创业园做成商业街之类,问题其实不大。 总的来说,除了红专厂规模比较大,发展速度特别快,其他的是比较平稳的,我也发现有些创意产业园好像完全不是创意当头,是发展商想玩小聪明,用创意产业来做其他的东西,去年有一个在海珠区新港路有一创意园想让我们做设计,后来接触后发现他们想做的不过是大型商业机构。 当然换一个角度来讲,不管什么性质,能保留大环境就是一种进步,不要把厂房拆掉,不要把大树拔掉,就是一种进步。不管做什么金融城也好,交易市场也好,悠闲区都好。那当然最好最适合的是与创意行为二者合一。 创业园改为商业用地。里面做成商业街之类问题不大,处于心脏地位,做一些商业模式也是可以的,因为商业和创意是可以联系起来的,太古汇方所本身体验式的创意商业模式,他很有人情味,很有体验性,看书、吃东西、聊天、把看书的东西都讨论了,这样的产品也是很有创意的商业模式,另外,如苹果旗舰店实际上吧人体验加进去就不是普通的一种商业了,创意园倾向这种商业模式发展实际上是没问题的, Q:创意园在政府方面得到的支持力度是怎么样的? A:开发机制对土地有贪婪,土地是钱,但厂房不是,树也不是。 虽然广州的创意园数量很多,但是未必发展很好,这个一定要看一些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如政府扶持的力度等,我们政府兴趣不在这个上面,兴趣在多卖一点土地,搞钱回来增加财政收入。现今开发机制对土地贪婪,土地是钱,但厂房不是钱,树也不是。有园区没创意,这是政府见识问题,监督问题和开发商本身出发点问题,佛山前几年有个创意产业园,其实就是一个美食城,这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了。 情况总是如此,我们有大量的水,不去喝,要喝红牛才可以生活,结果是要不就死掉,要不就傻掉,中国的机制就是这样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无论国外还是国内,人的本能是一样的,这种旧环境,无论在哪个地方大家都认识他是好环境,都能认识到价值所在,为什么中国创意园好的非常非常少,国外甚至是整个城区都能保护留下来,但在中国,如果不用创意产业的名头来保护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就会死掉,我曾经比较过,前两年我了解到苏州对产业园的扶持和引进,比起人家的条件,广州相显得很落后,苏州这个创意园虽然不是在原有的厂房文化上制造,但这个新产业园为了吸引强大的创作团队进驻,开出了很多好条件,如创意产业团队在过去的十年当中,获得国家,省,部一级的奖项,国家级奖励30万,省级奖励20万,部级25万元,实际上集美组要是进驻这个创意产业园,会给我们补贴580万,对创意产业公司吸引力很大,一年安家费,设备费可能都够了,还对住房等进行补贴,这样一来,如果集美组过去,基本上前几年的硬性支出基本包下来了,这样的政府才有远见,在短短几年投入是很大,但是能吸引了世界上第一流的创意的团队,那么苏州很可能成为中国的创意中心。 我们要知道,10~20年以后最有活力的产业就是创意产业,金融也会让步于此,像工业现在已经让步于金融一样,他带来大量污染,资源的浪费,生产关系跟人越来越远,广东工业往内地迁移,产业结构升级,让给创意产业,苏州就是太明智了。吸引大量日本团队,为日本,苏州设计,但是他愿意住在苏州,给城市带来活力。 我没怎么感受到广州的支持,唯一一次感受到,便是当时市长带来20多个职能部门同意暂时保留红专厂,这对我们是最大支持,其他的人才,税收,政策,资金一点都没感觉到。 Q:现在红专厂的租金如何? A:进驻的时候30多元/平,现在100多元。 租金比我们刚进来的时候高了很多,集美组刚进驻时比较低,大概就30多元一平方,现在快三年了,现在已经涨到100多元了。我大概打听过跟珠江新城高层写字楼,保利国际大厦,租金不差上下,但我认为这也是好事。 Q:金融城的存在意义在哪里? A:金融城的存在是扯谈,如果是又一个珠江新城的话根本没有意思。 当年的珠江新城也是想做这种东西的,但做着做着,十分之九都是住宅,也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国外的CBD很多都很纯,围绕公共服务,金融等,而居住都在外围,珠江新城当时也是这样的构想,但实际上90%做住宅,这对开发商来说效益是最大的,对社会短期来说兴奋剂是最强,金融城还是出不了那个老套,还是一个珠江新城,有什么意思呢?现在不仅是我们这种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都搞金融中心,如河南有18个地市,每个地市都搞CBD,这种城市有什么理由需要CBD?整个城市的贸易金融都处在相当低的阶段,社会发展很多阶段都可以是跨越式的,不是说我们一定要经过CBD才能得到发展,也许这个时段会跨过,国外有一种趋势,办公楼作用越来越低,网络作用越来越大了,实际上这种物质形式越来越弱化,没有必要吧人扯到一个大楼上,高容积率城市中心可能没有必要性了,但政府需要政绩,需要CBD的附加值,我是觉得所谓的这个中心那个中心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也都是暂时性的,都是兴奋剂,打多了会完蛋了,都给你一针,然给你有活力,过几十天,又给你一针,让你最后会猝死,培养不了你很健康长期的活动。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