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发展历程
简介: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到90年代进入产业化,经过了比较漫长的发展历程。上世纪70年代,其主导产品以技术简单、造价便宜的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到了80年代,新型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诞生 ...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到90年代进入产业化,经过了比较漫长的发展历程。上世纪70年代,其主导产品以技术简单、造价便宜的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到了80年代,新型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诞生,“磁控溅射渐变铝-氮/铝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镀膜工艺”的发明,使薄膜的太阳吸收比提升到85%以上。正是这一项成果发明,使得太阳能集热管的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应用成为可能。国内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初见雏形。进入90年代,随着技术进步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技术和企业都逐步成熟,太阳能热水器逐步形成了真空管、平板和闷晒三种技术系列,实现了产品的系列化和规模化生产。90年代后期,住宅商品化的发展以及家庭对热水需求的大幅度增长,为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保持了10多年的快速增长。据权威资料显示1992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年生产量只有50万平方米,而到2005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已突破1500万平方米,是2000年640万平方米的2倍多。行业总产值已逾150亿元。 2006年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已突破1800万平方米,行业总产值已逾200亿元。 2007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已突破2300万平方米,整个太阳热水器行业市场销售额达到320亿元。 有关权威专家统计2008年产量达到2800万平方米,产值达到400多亿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0%其中出口约为1000万美元。出口欧洲、美洲、非洲、南非、韩国、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 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生产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该产业也成为我国惟一在生产能力和利用规模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可再生能源产业。近年来,整个太阳热水器行业还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高速发展。 据国家《1999-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住宅用太阳能热水器约有2.32亿立方米的拥有量,普及率将达到20%-30%,到2020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将达到3亿平米,总产值将达到3千亿元,巨大的“阳光蛋糕”吸引了众多资本聚集太阳能行业。以小天鹅、美菱、澳柯玛、海尔为代表的综合家电厂商也纷纷介入,少量外资和众多的地方区域性中小企业也来太阳能这块市场淘金。太阳能热水器在市场上的异军突起,打破了燃气和电热水器占据热水器市场近九成份额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太阳能、燃气和电热水器“三足鼎立”的格局。据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统计,目前中国城市家庭中,57.4%拥有燃气热水器,31.3%拥有电热水器,拥有太阳能热水器的只有7.6%,但在城市家庭的购买预期调查中,三者的比例将演变为35.8%、30.2%、23.2%,太阳能热水器的比例将大幅度增长,开始成为燃气、电热产品的重要竞争对手。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专业强势品牌、区域性品牌、综合家电类品牌与杂牌并存的市场格局。 据官方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上云集着五千多家企业(实际数据可能会远远大于官方统计,很多家庭作坊式的微型企业被忽略了)。20多年来由于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火爆增长,不断有新兴的太阳能热利用企业加入进来,期间在行业内掀起了两次高潮。一次是在1998年,山东、江苏、浙江三省纷纷上马太阳热水器,使全国太阳热水器生产企业突破2000家,从业人数达50万人(含经营商、业务员及安装工人);第二次是在2002年,山东、江苏、浙江三省太阳热水器厂家蜂涌而起。如今,山东、北京、江苏,浙江四大版块已经集结而成,形成了地方区域强有力的经济实体。我国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山东、浙江、江苏、北京为代表的四大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基地。然而,在这5000家太阳能热水器企业中,中小品牌占70%以上,真正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大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不足20家。就目前的产业发展而言,太阳能技术突破绝大部分掌握在几个核心企业中,如清华阳光全玻璃真空管的研发打下了产业基础,皇明三高管的研发提高了产品性能,力诺瑞特建筑一体化的探索为产业打开了突破口,光芒蓝金钢水箱的研发把抗压标准提到24万次等。其余多为一些地方小品牌和杂牌企业,甚至有不少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一些品牌连基本的售后服务都没有。大量不合格的劣质产品充斥市场,导致市场对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反响比较强烈。在二三级市场和一些边远农村市场,市场监查力度不够导致大量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还有一些地方对当地小品牌或杂牌有着一定的地方保护倾向,这也让行业内的知名品牌在当地的发展比较困难。同时,一些媒体为了眼前的利益,为傍名牌、假证书、杂牌太阳能热水器摇旗呐喊,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 当前,产业中强势品牌的集中度不够高,中小品牌、杂牌甚至作坊式企业似乎左右着国内市场的发展,目前太阳热水器生产企业真正的大鳄并不多,多数还是地方品牌和一些杂牌,通过对行业的调研发现这样的小太阳热水器企业全国有3000多家,基本上每个省份都有近百家这样的小企业。多数地方小太阳能热水器企业没有发展的规划,只是想捞一笔后马上走人,于是,这些企业一方面用劣质的原材料来制造产品,然后低价格倾销。另一方面在产品服务上搞虚假承诺欺骗消费者,比如说,很多地方的小企业对产品保修的承诺是15年或者20年,然而他们实际上是做不到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自己低劣产品的倾销提供信誉支持。产品的粗制滥造,不规范的野蛮安装以及虚假的服务承诺给整个行业的信誉埋下了阴影.,使整个行业也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机之中。 面对国内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无序混乱的局面: 政府部门开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引导行业健康的发展。 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接着,全国上下开始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同年9月,太阳能热水器首次被列入中国名牌产品的评选,皇明、清华阳光、华扬、太阳雨、亿家能、辉煌、力诺等7个品牌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太阳能行业“七剑客”诞生。同时还认证了12个太阳能热水器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国家免检”的出炉为消费者选择太阳能树立了权威标准,规范了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未来主导品牌的诞生。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国内十大品牌加起来的市场占有率才17%,而到2006年增长至25%,预计2007年将会达到30%,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品牌在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的引导下集中度逐渐加剧。整个行业的市场开始从分散走向集中。 2007年9月19日,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举行中国环境标志太阳能标准颁布新闻发布会暨中国环境标志太阳能产品认证颁证仪式,首批21家企业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太阳能热水器和集热器的认证。9月上旬,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太阳能集热器》两项标准,分别从热性能、健康安全和光污染三个方面对产品提出了技术要求及其检验方法。这不仅注重使用环保,而是要在设计、生产、使用、废弃全过程都注重环境行为,使之成为真正的“绿色产品”。同时明确的能量供给和环保健康标准数据,便于对照实施,使不合格的小作坊没有蒙混过关的机会。依次标准生产的产品具有热效率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两大特点。有关领导表示,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太阳能集热器环境标志产品技术标准颁布之后,相关部门将在太阳能产品领域开展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利用严格的绿色产品评定标准,通过严格的现场检查和产品检验,由专家为消费者提供一批值得信赖的质量与环境行为双优的太阳能产品,并帮助那些优秀的太阳能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此举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加快淘汰了落后产能。并为行业树立全国性的强势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政策引导下,企业只能迅速提高与完善来适应新的发展,以往在能源行业靠投机生存的企业将面临重大压力。 2008年6月10-1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欧盟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可持续消费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太阳能热水器入选了政府绿色采购清单,目前中国环境标志已形成了完整的标准、认证、审核、质量保证等体系,环境标志产品涉及汽车、建材、纺织、电子、日化、家具、包装等行业,已有1500多家企业生产的3万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形成了1000多亿元年产值的环境标志产品群体,成为中国社会选择绿色产品的重要依据。以后政府部门采购太阳能热水器将依照政府绿色采购清单,没有入围的企业将没有资格参与竞标。入围《政府绿色采购清单》的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品牌优势将会变得越来越强。因为《政府绿色采购清单》是一个天生的优质背书,在消费者心智中,进入《政府绿色采购清单》无形中代表着诚信、可靠、实力、大企业、企业价值和品牌价值都迅速提升。率先入围的太阳能热水器品牌逐渐会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形成强势品牌的认知。 据悉,2009年太阳能热水器将启用能效标识,审定会于3月在武汉举行,预计两年内完成标识更新。能效标识的启用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行业的门槛,对提升太阳能产品的研发技术和整体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近年来我国太阳能行业一直在突飞猛进,但是目前太阳能行业门槛较低,太阳能产品种类繁多,鱼龙混杂,全国太阳能热水器厂家近5000家,品牌厂家也有几百个,但是真正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却寥寥无几,而且由于太阳能产品的能效没有标准,产品好坏无法体现,行业标准的缺失对于行业的发展不利,也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使用安全,若不规范将直接影响太阳能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太阳能热水器本身作为节能环保的产品,其节能效率却鲜有人知,通过能效标识的启用将为太阳能热水器区分三六九等,同时也让消费者对节能的理解更加具象。一旦制定并执行,对消费者而言将能够更加放心消费,对行业内企业来说,一些无法达标的品牌和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最近几年国家对太阳能行业可谓呵护倍佳,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中国环境标志认证、政府绿色采购清单、能效标识的出榜,为太阳能行业的“洗牌”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快速发展营造出了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在政策的鼓励下,整个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规范,消费者购买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行业的集中度开始明显加剧,市场开始向全国性的优势品牌集中。经过第一次行业洗牌后,(2005年国家名牌产品和12家国家免检产品推出),一批全国性的优秀品牌正在从全行业中脱颖而出。 2006年第一集团阵营出现。它们分别是皇明、清华阳光、华扬、太阳雨、辉煌、亿家能、力诺瑞特、四季沐歌、桑乐太阳能等总共20家骨干企业。(北京四家、山东四家、江苏六家、浙江两家、广东两家、安徽一家,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有7家产品在2005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12家被评为免检产品、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17家)。20家骨干企业的总销售额占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总销售额的比重达到30%。 2007年,我国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50家,上亿的企业已经达到25家,有两家2007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的企业(诺瑞特和皇明)。50家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企业的总销售额占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总销售额的比重达到46.8%;25家销售额亿元以上企业的总销售额已经达到100亿元,占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总销售额的比重达到31.2%,从近年来看,太阳能销售额过亿企业的总销售额占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总销售额的比重每年以2-4%的速度提高,2008年这一比重有望突破34%。 有关权威专家统计2008年产量达到2800万平方米,产值达到400多亿元,行业前25强农村市场的占有率达到40%。皇明、桑乐、清华阳光、元升、华扬、日利达等品牌在农村市场的增幅都达到了50%以上,有的甚至翻倍。 就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发展状况来看,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已经从萌芽期过渡到了成长期。行业中的强势品牌已逐渐开始浮出水面。强势品牌之间开始加足马力快速汇聚行业市场份额,抢占行业的领导地位的序幕即将拉开,未来几年内,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如同VCD、彩电、洗衣机、等国内其他行业globrand.com一样,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行业整合过程,整合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强势品牌之间争抢行业的领导地位将会变得越来越激烈。经过整合未来整个行业将只剩下几家优势企业主导市场。随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的逐渐规范,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的品牌意识逐步加深,未来相当多的一批杂牌及达不到行业标准的中小品牌将走向消亡。在竞争中被行业中的大品牌所整合掉,同时一些实力强大的区域性品牌,如果借机抓住了行业成长期的机会(每年市场的巨大增量)极有可能成长为全国性的优势品牌。 |